中国书法城在哪里?
1、全国第一个以“书法城”命名的城市是广东湛江。 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书法家秦咢生为宣传吴川市具有两千年历史的黄麻坡摩崖石刻《瘗鹤铭》而撰文,时任中共吴川县委书记的黄相枢同志根据当地群众建议,于1984年向湛江地委、行署提出建设“书法之乡”的建议报告并获得批准,同年10月13日召开吴川县书法工作座谈会,成立“书法之乡”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开始着手进行“书法之乡”的创建工作;1985年在吴川县范围内举办首届《瘗鹤铭》笔会,并举行开幕式及展览活动,展出作品200多幅;1986年开始创办书法刊物—《黄麻坡》,每年一期,至今已创办20期(2009年第21期);1987年成立吴川县书法家协会;此后又相继成立了青少年书法协会、老年书法研究会以及吴川诗社等学术团体,开展一系列群众性创作活动和对外学术交流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吴川地区书法事业的发展。
2.全国第二个以“书法城”命名的城市是广东省肇庆市 1986年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肇庆作为南朝四大名刹之一的天宁寺,是南朝时期最著名的文化中心和佛教中心之一。天宁寺内保存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尤以碑刻书法艺术最为璀璨夺目。其规模之大,数量之众,质量之高,都是全国罕见的。现存石碑共47方,其中北廊17方,东廊19方,西廊及中廊均11方,主要内容为佛家经典、高僧传记、佛门法规、寺志、颂词和歌赞等,其中许多是梁、陈时期的墨迹真品,如著名的《瘗鹤铭》被推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里程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有国内外大批学者、艺术家前来考察、临摹和研究,先后出版了《瘗鹤铭考》《瘗鹤铭新考》等多种著作,使《瘗鹤铭》名声大振。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肇庆书法得到全面发展。1987年,肇庆成立了中国南方第一家市级书协——肇庆市书法家协会,现有会员近500人,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名家,在国内外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