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颜色是怎么形成?
这个问题好,我喜欢问问题的人。 先告诉你答案吧——天然翡翠的颜色是由其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外界铁、锰等重金属元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接下来给你说说关于颜色的问题,我分三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方面是关于色根的,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具有染色性的矿物,比如铬云母、锂云母等等。如果翡翠在形成过程中,周围环境中有这些染色性矿物存在的话,那它们就会将自身的染色质体带入到翡翠的晶体之中,从而使得翡翠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而这种由于外源因素进入晶体内部所形成的染色中心,在显微镜下观察常常是以点状或者线状出现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根”。一般情况下,有色的部分和无色部分之间会有一个明显的界限,这一现象我们称为“色带”或“色环”。 第二方面是关于“色差”问题的,这主要是指在同一块翡翠上,不同部位色彩的深浅差异。影响“色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外部着色物质在渗入翡翠晶体时存在着扩散现象,其二是因紫外线、红外线以及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热变色”效应(这一效应会使有色颗粒周围的晶格发生倾斜从而起到色散作用)。 第三方面就是关于“色稳”问题了。这一点其实指的就是颜色稳定性问题,也就是指在不同条件下的颜色变化情况。一般来说,天然翡翠的颜色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是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试一下,例如用加热的方法来检测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是人工处理过的翡翠,那在加热后会迅速失去颜色,反之则是天然的。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百分百可靠的,因为有些染色剂会对热敏感但是并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