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挑选种还是色?
买玉,要像选男人结婚一样,内外兼修才能“娶”到好玉。 外在,指的是颜色、光泽和透明度;内在,则指结构细腻程度、均匀性以及硬度等。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认识,对于玉石来说,无论哪种颜色的玉髓或玉石,只要结构通透,光泽明亮,色调饱满,均属于好玉。 所以当你看到下面这种照片的时候,不要疑惑为何我拍的图不像这个样子的,应该疑惑的是为啥我的实物这么漂亮! 这是因为手机拍摄由于光线问题会吃色,而玉在光下是非常通透明亮的,所以拍出来就会差很多,但是手机屏幕太小又很难看出真实效果。因此建议大家使用手机拍照的话,最好用灯光或者室内光线补一下再拍,这样就可以将美色保存下来啦~ 那是不是越透越好呢?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如果结构太过疏松,材质过于脆弱,表面容易刮花,也就不适合把玩及佩戴了。 而且要知道,翡翠是一种多晶集合体,是由无数微小晶体组成,这些微观的结晶体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翡翠。 如果其中一个晶体发育较好,其他晶体排列杂乱无章,就容易出现明显瑕疵(如棉、裂隙),影响美观。
当然,有些特殊工艺制作的题材,可能对料子要求就没那么高了,毕竟最终是要通过手艺来弥补料子的不足之处。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大部分翡翠都具有玻璃光泽,但有的会带有油脂光泽,比如糯种、豆种的翡翠,就有很明显的油脂光泽。 这主要是因为这一类翡翠的结构比较粗糙,颗粒感比较强,密度和亮度都不够,所以在光泽上会显得黯淡无光,偏油性。 不过,无论是玻璃光泽还是油脂光泽,都是优质翡翠的特征之一,不需要担心。
除了光泽,评价一块翡翠好不好,还要看其颜色浓淡度如何,是单色还是多彩?分布是否均匀? 对于翡翠的颜色来说,最讲究的就是浓淡适宜,即所谓“浓得恰到好处”。太淡则会失去灵气,过于浓郁则显得俗气。就像这个人一样,如果化个淡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化了浓妆就变得非常奇怪了…… 不过,这里所说的颜色浓淡是指整体,并不是每个颜色部分都需要一样的饱和度高才算好,这会导致色块之间的鲜明度反差太大,反而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还要学会分辨伪色。 因为天然翡翠是有底色存在的,也就是在无色底子上会有深浅不一的灰色、浅蓝色。而假翡翠往往没有底子,或者底子极白。所以看到这样颜色的,就要警惕是否是伪色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