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加林写生作品?
“在造型艺术中,把自然物象通过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艺术加工,变成生动形象的写生画,这是绘画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写生素材也就是客观事物,绘画就无从谈起。作为画家,不仅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还要善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能引起画家的遐想,观察和感受生活,不仅要眼观六路,而且要耳听八方。对生活中偶然遇到的一点一滴,都要仔细观察,细细琢磨,把最为精彩的一瞬间,牢固地记挂在大脑中,并予以创造性的表现,这就是写生的意义。
写生是绘画的基础,初学绘画者必须要经过写生阶段。中国画的写生大多沿袭古今传统,重在立意和神韵,并不是一味地摹写自然。西方绘画更注重摹写自然,它往往以科学的技术来再现客观事物,中国写意画往往不着具体形象,重在意想和线条的韵律。
写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分为:写生:对物体进行直接的描绘。速写:对物体快速描绘。写生有详细逼真形象生动和写意简练的要求。速写的概念是指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一定是摹写现实。现在的美术高考中,一般是针对素描和色彩这两种类型的速写,是要求比较细致逼真地直接绘出对象。然而绘画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作者对描绘对象的感悟和理解,并不存在绝对的快与慢,生动和逼真,这都需要作者对对象深入的理解,和对绘画语言广泛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不同的情况,画得恰到好处。
写生时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对象的特点。但是,现在大多数美术院校,并不注重写生的具体对象,而是抓人物的动态,情绪,和构图等等。因为人物的外在形象都是差不多的,主要分清男女是必要的。然而,动物的形体和人的差别就比较远了,所以,如果对动物的形态,运动,和习性等的了解了,才有可能将动物的表现充分,形象具体。植物的形体往往变化比较缓慢,在画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才能表现出来它的形态变化。在写生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关系:整体与局部,主体与陪体,前与后,左与右,上有下,前有大后有小,大物体有小物体,远物体近,平物体立等等。
总之,写生要体现观察、综合、取舍、概括、创造性表现。在写生的过程中,观察是首要的,没有好的观察,就没有好的写生。观察概括,取舍,创造表现,在观察的基础上,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艺术加工,有取舍地概括,创造性地表现,在表现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绘画语言,达到自己的目的。
何加林,浙江杭州人,1961年出生于重庆。现为浙江中国画院副院长,浙江开明国画院副院长,浙江水墨视觉研究院副院长,杭州市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2年被文化部美术学会列入当代中国美术名家抢救工程进行重点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