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鸡血石有价值吗?
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因鲜红色似鸡血红,而得名“鸡血石”。 人们发现鸡血石最早是在浙江临安县新山村,所以也叫“临安鸡血石”。现在湖南沅陵县所产鸡血石质量最佳,其次有云南、陕西、四川等地,但以江南诸地(指江苏苏州及常州、上海、安徽、江西等地)所产为佳。
1958年在江苏常州市出土过一只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牺觥,酒器盖上就雕刻着一条两条相向跳跃的“鸡血石”红龙。可见我国古代工匠就把鸡血石用于装饰器物之上。 用鸡血石制作印章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当时临安(杭州)印谱《印谈》中就有记载:“蜀中杨文远,自号白峰,工篆刻,善刻山水,飞白篆隶皆佳。尝以青田石与寿山石仿宋元人遗意,皆生动可爱;又以宣和鸡血石,仿浙砚之制,为印材,颇见精工。”这里的“宣和鸡血石”应该指的是浙江歙县的“昌化石”,因为这种石头曾被南宋皇帝赐名为“宣和”,并作为宫廷用印之一。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徽州府属婺源县也出了一种“木石”,色彩和纹理与鸡血石十分相似,当地人常用它制造假鸡血石章料及印章底座,用来冒充鸡血石。清文人戴表元在《新安文献志·物产·卷三十一·木石》里对其形状特征有所记述: “木石,色如漆,而温温如玉者。中有花纹,自然变幻。或作椭圆形,有头尾,其色赤如鸡血,良可玩。但无纹处,即不甚坚。以炭火烧之,烟直而轻,味亦不恶。削之成薄片,磨光可以代纸用笔作字,虽不能久,亦可趣可赏而已。” 在他笔下,这种“木石”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煞是有趣,而且价格也不贵,“凡造作器皿,如印色盒等件,惟此石可为……”,这种天然的“彩色玉石”在当时很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