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越戴越浑浊?
“人养玉、玉养人”,这是很多人相信的关于玉石和佩戴者之间关系的描述。的确,长期佩戴玉石,玉石能够滋养人体健康,这点在现代医学上也得到了验证。 不过,你也发现了,这说的是“养”而不是“洗”。“养”指的是定期使用清水浸泡清洗,而“洗”则是另外一回事了——“漂白”! 用醋泡可让翡翠更晶莹剔透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首先,我们要知道,天然翡翠在形成过程中,是存在于岩浆之中的,被岩浆高温高压充分浸泡,表面能容纳无数微小的气泡,所以看起来非常通透。但我们肉眼所看到的透明质感,其实是光线透过的视觉效果,与玻璃等人造矿物宝石不同。
其次,人们常常误认为,翡翠经过长时间佩戴会逐渐变透,是因为人们把保养不当出现的变化归咎于“养”的原因。例如:经常涂抹指甲油或香水在表壳上,会让翡翠表面的包浆越来越厚,透明度自然也看上去没刚刚买的时候那么好了;又或是长期不佩戴而放置在抽屉里,由于湿度不够导致翡翠干裂等等...... 其实这些原因都造成翡翠内部颗粒间隙中的水分逐渐流失,表面产生的干燥感让人误以为翡翠不再通透。
如果真是这样,那用醋浸泡的方法岂不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白醋属于酸性溶液,会刺激腐蚀翡翠的外表。更何况有些人还会用啤酒、盐水等生活溶液浸泡,后果更加不堪设想——不仅无法让翡翠恢复水润,严重的话可能会使翡翠产生裂纹,进而影响价值。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怎样呢? 在日常佩戴中,应该避免翡翠受到碰撞、摩擦,以免出现划痕。每次清洁时用柔软的毛巾沾清水擦拭就可以了。每隔一段时间,可以放在清水中浸泡2-3个小时,然后用软毛刷轻轻刷洗表面,再用纸巾吸干水分并晾干。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千万不要用强碱性或者强酸性的清洁剂清洗,否则会对翡翠产生不良的影响。
翡翠分为玻璃种、冰种、糯化种、起丝丝种、芙蓉种、油青种、墨翠还有A货处理,B货,C货,B+C货等等……,不同种类的翡翠的物理属性不一样,处理或染色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种类和不同品质的翡翠他们的保养方法也应该不同。
下面说说A货芙蓉种或者起丝丝种和糯化种等次一点的翡翠(挂件或者配饰)他们容易失水,所以这类首饰要尽量戴着,经常接触到人体(经常佩带),这些翡翠会越戴越亮,如果你长期不佩带的话,一定要放在首饰盒的内层或者首饰包里面,避免翡翠和其他硬度接近的首饰互相磕碰,造成翡翠表面的损坏,从而导致失水加快。另外这些A货次一点的芙蓉种或者起丝丝种和糯化种的首饰也不能放在太阳底下长期暴晒(也不能长时间用强光照射)也不能用热毛巾捂热等用高温处理,这样也会让A货翡翠失去水份越来越干,戴在脖子上也会越戴越浑,看起来也不通透。还有次一点A货的翡翠首饰(尤其是挂件)也尽量避免接触水,洗头或者洗澡的时候尽量取下来,也不要接触醋、柠檬汁、洁厕灵、84消毒液、洗衣液、洗洁精、洗发水和沐浴露等化学用品,更不能长时间接触这些化学用品,因为次一点的A货翡翠在制作的时候雕刻师为了让翡翠上光,他们在研磨翡翠的时候会用到抛光腊,而且有些小作坊的抛光腊含有化学成分,雕刻师在抛光翡翠的时候,这些含有化学成分的抛光腊会渗透到次一点的A货翡翠(芙蓉种或者起丝丝种和糯化种的)的表层(这些次一点的A货翡翠表层的晶体结构相对比较松散),这样这些次一点的A货翡翠佩带久了或者遇到水和化学成分,这些翡翠会越来越浑,看起来也不通透了!
如果这些次一点的A货翡翠首饰不小心接触了水或者接触了化学用品或者清洁剂,不能用纸巾或者毛巾马上擦,要用纯净水清洗后,用卫生棉吸干水份,然后用柔软的纯棉织品把首饰包好,首饰盒里放一些干燥剂密封好,15天后再拿出来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