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雾是如何形成?

郗岚岚郗岚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翡和翠是翡翠的两个天然颜色,由于受到矿物质元素的影响,导致一部分翡翠呈现出红色或者紫色,这种红或紫色的部分就叫做“翡”,而绿色的则称作“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翡”还是“翠”都只代表翡翠的自然色。 所以题主说的“雾”应该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指翡翠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热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这种现象叫做“烧灰”。 很多人以为“烧灰”只是把翡翠加热使其结构变得松散,然后进行清洗、抛光等工序,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高温下所有的玉石都应该会变色,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所以这其中一定另有玄妙。

我的猜测是这样的,在加工过程中,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玉器表面的吸附力和离子交换作用都会大大增加,这时候如果表面有污染物(如灰尘、油污)的话,就很容易被清除掉,同时,某些金属元素的染色效果也会降低。但如果温度再升高就会发生“烧灰”现象了,我猜这里的“灰”应该就是氧化物一类的物质,它的颜色应该是呈浅灰、灰白等色调。 之所以会发生“烧灰”是因为高温使得表面分子运动加剧,一些离子键之间的断裂和重新组合加速了,从而导致某些元素的置换反应加速,最终产生了我们所看到的“烧灰”现象。

不过以上都是我个人的猜测,具体的原因还有待于更多的研究。 总之啊,买翡翠的时候可千万不要买到经过“烧灰”的假翡翠了!

空妍栀空妍栀优质答主

雾是由于次生色渗入而形成的一层紧挨玉皮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水化层。雾有浅黄、土黄、淡红、浅蓝等色。翡翠界对于雾的形成有争议。一种说法认为雾是风化导致的次生色;另一种说法认为雾并非次生色,形成时间早于风化阶段,而是与原生色有关,是在原生色基础上形成的一层薄薄的水化层。

笔者对29块标本分析检测后发现,雾的成分主要为钠长石,呈隐晶质纤维柱状结构,粒度极其微细,肉眼很难识别出晶体结构和形状。

翡翠中的裂隙是应力作用的结果。有的裂隙由原生裂隙和次生裂隙叠加而成,而有的裂隙是由原生裂隙风化扩展而成。裂隙形成后提供了外来物质的运移空间,由地下深层地下水及表生界的流水等作为介质,携带外来物质沿裂隙运移,由此使原本晶莹通透的翡翠部分玉质水化并氧化。沿裂隙方向的水化作用和氧化作用,使翡翠中Na和K的含量升高,Si、Al的含量降低,同时Fe的含量升高。从而形成了一层以钠长石为主的纤维柱状结构的雾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