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棉筋属于杂质吗?
看到这个问题,觉得值得写一写的应该是刚入坑不久的新手小白们。他们对于“棉”的理解还只停留于照片或直播间的画面里,总觉得自己的东西棉太多了、不值钱了等等…… 其实,关于“棉”的定义,在翡翠行业的标准中并没有明文规定。它只是一个行业术语,指的就是翡翠表面或者内部出现的纹理而已——有透明色带的,我们称之为“石纹”;而颜色呈半透明状的,则被定义为“絮”或“棉”。 这两者的区别很大,从商业价值上说,“石纹”并不影响美观和价格;但“棉”的出现则是影响美观甚至价值的。
不过,无论是“石纹”还是“棉”,都是大自然赋予宝玉石的特殊纹理,也就是行业内常说的“矿印记”。它们就像宝石的身份证一样,证明着每件宝玉石的独特性,所以,除了影响价值的“棉”以外,其他的“纹”和“棉”其实都是没有影响的。 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这“没影响”的纹和棉——当然,前提是我们需要先了解它们的基本形态。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成品的表面,可以看到,无论是手镯还是挂件,只要是天然形成的,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纹理(下图右)。这些纹理虽然看起来较为杂乱,但其实它们是成排有序的,这一点和我们人类头发中的毛囊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由于外力的作用,它们变得有些倾斜了。
下图左的图,展示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排列方式——“平行排列”。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其实这些纹理是相互平行但又有所交错,仿佛军队里的方阵一般。 既然“纹”和“棉”都是一种存在于宝石矿物中的特征,那它们的形成原因也应当是一样的。为此,我特地把原因写在了上图之中,大家可以仔细研读。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对于“纹”和“棉”的基本形态有了一定的了解。至于它们对珠宝首饰价值的影响程度,那就得看具体情况分析了。一般来说,影响价值的主要因素包括颜色、净度、切工和重量等,而如果其他因素相同时,因为“纹”和“棉”的存在可能使得价格产生较大差异。例如同种颜色的两块玉石,一块带有明显的棉杂,另一块比较干净,那么前者的价格就会比后者低一些。
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因为“纹”和“棉”往往是大自然的产物,所以如果它们的位置在饰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刚好呈现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反而能使饰品更加独一无二,增加其个性色彩。很多爱好个性化定制的买家在选择款式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带有一些“纹”和“棉”的饰品,这是因为他们在挑选时更看重的是这件饰品是否独一无二,是否能体现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