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的石脑?
“石脑”是行业里面的一个俗称,它实际上是指翡翠中呈细粒状且比重大于周围岩石的透闪石或阳起石颗粒(也就是硬玉矿物的集合体),这些颗粒物的大小平均约为2-5微米。 由于在地质形成的过程中,部分原矿物聚集在一起,构成晶团,但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如压力、温度等,原矿物结晶过程被中断了,所以这些晶团都是未完全结晶的晶体,称为聚晶。
由于原矿物的性质不同,所以最终形成的聚晶的特征也不相同。其中主要含有阳起石晶体组成的称阳起石聚晶,含透闪石晶体组成的则称作透闪石聚晶。 我们所说的“石脑”通常就是指这类由不同晶型的硬玉矿物构成的聚晶。在玉石形成过程中,它们通常充填在了原有的晶洞或者空洞里面。 由于这类物质在原矿中的含量较高,而且常常与其它矿物聚集在一起,因此很难加以区分。不过,由于其硬度较大并且相对较脆,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崩裂,往往在表面可见到这些“石脑”剥落的痕迹;而在玉石成品上,则往往会留下大小不一的“石脑“白点。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石脑”的成分主要是阳起石和透闪石,但却并非由这两个矿物组成,而是因为它们的颜色和晶形类似而难以分辨所致。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石脑”其实是由一些不同的矿物组成的。但之所以统称为“石脑”,是因为这些不同矿物的颜色和光泽特征都接近,而且都较为软嫩,容易切割打磨,所以人们就习惯把这样的东西看成是同一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