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翡翠共生的都有什么?
老翠友应该都知道,在翡翠原石的外皮下面,会有一层风化膜,这层风化膜是由铁、镁等金属元素溶解在土壤中的矿物溶液经化学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由于这些元素以氧化状态的金属离子状态存在,因此这层薄膜具有类似油脂的韧性,且颜色呈半透明状。 当然,除了这层风化膜以外,在翡翠原石表面及内部还有大量显微风化纹。
什么是显微风光化呢?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石头被风吹日晒后产生了“皱纹”,就像人的皮肤一样。 那这些“皱纹”是怎么产生的呢? 主要是由原生矿的风化作用以及岩浆期后的热液活动所引起的。当原生矿受到风化作用时,原来的结晶构造将逐渐解体,形成风化壳。
风化壳是由许多结构面彼此交叉所组成的,这些结构面的形状各不相同,有平行于地面的,有垂直于地面的,还有倾斜的,由于重力的作用,风化物质会慢慢堆积于结构面上,从而形成一层风化膜。 不过,这种风化膜只是表面现象,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到,而且不同风化程度的翡翠,其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一些抛光表面的翡翠挂件或手镯,其风化程度是比较轻微的,几乎看不到明显的风化纹;而那些未抛光或者只抛光了部分的翡翠饰品,由于接触空气的面比较多,表面会有一层薄薄的褐色风化膜,这是经过长时间氧化的结果.只要用布擦拭就能去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玻璃种和冰种翡翠,虽然它们的质地细腻,水头好,但风化程度严重,表面那层褐色的风化膜是难以抹去的。所以,通常这样的高档翡翠即使是不加抛光,也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但是,有些中低的档次的翡翠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因为其结构比较松散,水分不足,没有充分的玉化过程,所以在表面会有一层雾一般的灰白色物质,用指甲轻轻刮拭,就会留下一条白印。这类翡翠如果加工成饰品,不但风化纹明显,而且擦拭后会留下不易消除的痕迹,非常影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