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是水墨画吗?
这个问题简单,但答案可能不太“简单”。 中国画的确是以墨为主,但是不等于水墨、水彩色调的画都是中国画! 先给大家看几张图(图片来自网络) 这几幅图中,第一幅《万壑松风》和第四幅《江山雪霁图》,可以说是水墨画的代表作品了;第二幅《溪山行旅图》以水上色,属于山水中的青绿山水,也是宋代徽宗赵佶的杰作;第五幅《千里江山图》可以算得上是青绿山水中的巨作了。虽然这几幅都用水墨颜料,但是区别还是相当大的——第一幅和第四幅整体上是水墨渲染,用墨是比较含蓄的;而第二幅和第五幅则是水墨与颜色结合,显得比较“艳丽”。
这里需要提一下,在宋代虽然没有“水墨”的概念,但是他们已经掌握了“浓淡干湿”的用笔技巧,所以画出来的效果已经和近代的水墨写意非常接近了。 也就是说,从宋代开始,中国绘画就已经具备了向水墨写意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元代文人画兴起,这种趋势变得更加明显。明清之后,文人画体系最终确立,笔墨技法也日臻完善。
我们可以这么说:文人画(尤其是写意画)是建立在笔墨基础上的,没有完美的笔墨,就不可能有好的文人画。当然,这也不是说非要有完美的笔墨才能作画,工笔画同样可以在造型严谨的基础上追求笔墨完美。 那么,什么是笔墨? 简单的说是笔法加墨法,而具体的包括很多种手法—— 笔法有:锋(指笔尖)、铺 (由笔尖至笔肚均匀铺开)、泼(猛力一挥,多用于草书写意)、挫(断然回锋)、顿(重按后急起)等。
墨法有:浓墨、淡墨、焦墨、湿墨、枯墨、破墨等。还有泼墨、积墨等画法。 总之在绘画过程中要灵活掌握运笔和用墨的技巧,达到“意在笔先”“下笔如有神”的状态才是一幅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