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拆了几次军?
2600多年前的城濮之战,晋楚大战,晋国就是拆了楚国的盟国曹、卫两国的大本营,顺便还灭了曹国。 公元前546年,晋、齐、宋、鲁、蔡、郑、卫、曹八国会于宋,这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有记载的诸侯大会。会后制定了一个消除异己、瓜分霸权的方案——弭兵之会。这个会的成果是“晋、楚争强”局面的出现和晋楚吴三国争霸局面的开始(春秋末年,晋国国力已经无法压过楚国,加上秦晋之好,秦国崛起,中原进入战国时代)。
这里就要提到秦晋之好了,秦普联姻,秦国女夫人和晋国大将军私通,给晋惠公生了两个儿子,于是秦国女夫人以母以子贵,晋惠公加封母亲的家族,即庆氏一族为卿。从此,庆氏家族在晋国执政。而庆家两兄弟在政治上的作为就是分别辅佐重耳、夷吾。
先说弟弟季欢辅佐夷吾,即晋献公时期,收归大夫和诸侯的领地,将国都附近的地方都集中起来由晋国中央直辖,增加财政收入,同时扩大军队,实行军功爵制,为晋国后来的霸权做准备。
再说哥哥季友辅佐重耳,重耳流亡十九年后回到晋国成为晋文公,季友在帮助重耳回国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因此受封于蒲城,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贵族之一。同时因为晋文公是晋献公的儿子,又与晋献公宠姬生母庆氏有联系,所以季友实际上和晋献公、晋文公的关系都非常好。
晋献公晚期,晋国有两位权臣,一位是掌握中央实权的荀息,另一位就是掌握外藩和军事的重耳的舅舅赵衰,这两人一内一外,互相配合,把持了晋国的朝政。但是,这两人都有各自的弱点,赵衰的儿子赵盾年纪尚幼,而荀息过于迷信贤才。
公元573年,在晋襄公的支持下,晋国权臣里克杀了荀息,而后准备杀掉赵盾一家。但此时赵盾并不在晋国,得知消息之后迅速返回。然而,他的党羽却告诉了他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他的母亲伯嬴为了避祸,带着他妹妹伯萧同被埋在墙里等死!赵盾哭着把母亲和外妹挖出来,一时哭得昏了过去…… 经过此事,晋襄公认为赵盾已经是自己的威胁,决定先行除掉他。于是派人对赵盾说,先君有令,让你到河那边等候命令(意思是要赵盾自杀)。赵盾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请求去祭祀祖先。得到应允后,赵盾准备了祭礼,亲自主持祭祖仪式。
正当赵盾拜倒在地的时候,突然看见祖先的灵牌后面有一行字:反叛之人,不得入祀。 顿时,赵盾浑身汗如雨下,他知道,自己死定了。果然,晋襄公派人送来食物,表示他已经决定不赦免赵盾了。赵盾无奈,只好煮了一锅肉粥喝了下去。
第二天,赵盾带上一块白绫,来到一处高山上,打算就此自尽。临崖高叹:“我若不死,晋国立为我患!”说完,就要上吊。正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先别死!我是来救你的!”赵盾回头一看,竟然是秦穆公的手下蹇叔。原来,秦穆公得知晋襄公要杀赵盾,特意派遣蹇叔前来相救。
就这样,赵盾跟随蹇叔回到了秦国。 此后的故事就比较顺畅了。秦穆公扶持赵盾,让他的儿子赵朔继任晋国正卿,而自己女儿也嫁给了赵盾的儿子赵朔,并生育了赵武。而秦穆公的女儿成婴在嫁到晋国的时候,由于担心父亲的安危,一路上不停地哭泣,于是被称为“悼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