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有多少面值?
1948年,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到2015年第四套人民币完全退市,共经历了67个版别、201种面值。其中最大面额为5000元,最小面额为1元。 这67个版别中,有3个版本只发行了样币,未正式印制和发放流通;还有3个版本因质量或数学计算失误等原因仅存世少量纸币,均为珍稀品种。 除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部分券别有一定存量外,其他各套人民币均极少见,第一套尤为如此。目前,这些纸币的收藏价格均有不菲的增长。
据业界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现的各类人民币纸币共有557个版别,其中,最早的纸币是1942年发行的“关金券”(即“关税金银券”),最大的面额是5000元,最小的面额是1元。 由于时间跨度大,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币的设计风格也经历了从仿苏、仿美、到独立创新等一系列演变过程。
我国于1948年开始发行人民币,当时正值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为了统一财政,避免国民党假钞造成的混乱局面,中央银行专门印发了一套新钞票,这套钞票分成了1万元、5千元、2千元、1千元等4个面值,每个面值的纸币上都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及印章,并在背面左侧注明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厂印行”字样。 不过,这版人民币问世仅一年就被迫停止流通,因为当时的晋绥解放区已于1949年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为了统一名称,这版人民币被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券”,并于1950年重新发行,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