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影响中国工艺美术?

双碧菡双碧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工”之内涵外延的拓展,即从传统的手工艺到现代工业设计的转换。 20世纪初期,中国的手工业已经处在工业化进程之中了;而现代设计(包豪斯等)也在摸索着如何与产业界接轨,因此双方其实是在同一个历史进程中遇到彼此。

以包豪斯的工业设计系主任马克斯·米勒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在这里所教的,你们在外面也要学会。因为企业是我们设计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以从手工到近代工业,从家庭作坊到工厂制,从单一产品到系列标准化产品,这种工业化浪潮让工艺美术的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也对工艺美术的创作与生产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关于景泰蓝的制作。 景泰蓝是一种珐琅工艺,其制作技艺自明代传入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北京特有的传统工艺。但是传统的景泰蓝制作工艺十分繁复,成本很高且难以量产,所以一直只限于宫廷和少数世家大族使用。随着民间消费水平的提升及人们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增加,这一传统工艺品逐渐走出了北京,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由于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和监管机制,各地纷纷打着“景泰蓝”的旗号进行着自己的创意设计,甚至用塑料、玻璃等来替代部分传统工艺,使得这个原本应该非常精致典雅的艺术品,出现了质量的良莠不齐。于是政府出面加以干涉和引导,比如统一制定工艺流程和评价标准等;同时还大力扶持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如北京的珐琅厂等,通过他们来带动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

第二个例子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80年代末我读大学时,学校旁边有个小弄堂里全是修手表的,随便一个窗口挂个招牌“精修各种零件”“精密机械修理”之类,里面全是个头不到我半个人高的年轻人,个个都是修表高手,而且价格相当公道。我上大学那会生活费挺少的,几百块一个月,却也能经常去逛一逛,毕竟一块表带或一个表壳坏了,可能花掉我半个月的伙食费呢。不过后来就渐渐地没有了... 因为我毕业了,进入了包豪斯,学会了做设计然后交给工厂量产,从此世界上的表都变好看了,至少表的配件再也不是用小铁片打磨后涂上金色或银色油漆来做表面处理的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