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精神是什么?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书法则是这博大精深的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书法是门艺术,是体现我国古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学习、欣赏、创作书法作品能使人洗去浮华,回归平淡,使人心灵得以净化和洗礼。 中国古代就有“书道”一说,认为书法蕴藏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既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所在,也是东方美学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 在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在传统中国书法中找到一份独特的审美归属感——那是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烙印和精神符号。
一.笔法:笔墨纸砚与执笔运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写好字,需要有一些最基本的工具,比如毛笔、墨汁、宣纸、砚台以及专门的写字工具,这些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有详细的介绍。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执笔的正确姿势和方法了。如果执笔方法不正确,那么不管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工夫!正确的执笔方法是书写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字的笔画是否有力,外形是否美观。
二.结构:结字与构型 结构就是指字的笔画布置和字形造型。结字是由笔画来完成的,因此要先学会结字再练习笔画。在汉字书写中,往往把笔画较少、结构较简单的字放在前面进行学习训练,这类字称为楷体;把笔画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字放在后面进行训练,这些字被称为草体(或者行草)。
无论楷书还是草书,字的结构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通过对简单字形的练习,逐步组合成复杂字形。
三.章法:行笔与布局 所谓“章法”,其实就是指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的书写顺序。文章和诗词的字迹分布并不是随意写的,它们都是有章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