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归档旧唱片有哪些?
谢邀。以前我在一家音乐公司的时候,负责过公司的音频整理工作(公司主要业务是签约艺人、制作歌曲)。因为工作内容的关系,见过并听过不少“老唱片”。 这些“老唱片”按版权归属分别保存在公司指定的人事部、法务部和录音室三个部门。其中人事部保管的“老唱片”主要是各分公司和各地经纪人为招揽歌手而准备的带子,这些带子的版权大多属于分公司或当地经纪人所有;法务部保管的“老唱片”是曾经签约艺人的保留曲目,这些艺人在签约期间所录制的所有唱片复制品都被统称为“老唱片”,版权一般归公司所有; 而录音室保管的“老唱片”虽然也是从前签约艺人的保留曲目,但这类“老唱片”的版权一般属于艺人本人。因为音像制品在发行前需要征得作者授权,且因作者可能有多个,还需要逐一征得每一个作者的授权,工作极其繁复,因此有的公司在征得作者授权时采取的是较为“聪明”的方式,即在得到第一个作者授权后,即以为已取得所有相关作者的授权,并在以后的出版中均视为已获得所有相关作者的许可,这种处理方式看似高效,实则有很大的法律风险——一旦作者中有谁提出自己的授权被冒用,则整个作品均面临侵权的风险。基于以上原因,录音室保管的“老唱片”比起其他两个地方来的相对要少。
我所在的录音室主要负责公司新人培训以及后期制作,因此接触到“老唱片”的机会比其他人要多一些。记得第一次进入录音室,看到满柜的“老唱片”,简直惊呆了!那满满一柜子用绿色塑料薄膜包裹着的唱片(那是录音室为了保存唱片而自己想出的办法,因为当时条件所限,没有专门的档案室),足足有十多厘米厚。我原以为“老唱片”仅仅是某些过气艺人的旧歌,或是质量不佳的作品,没承想在那些被绿色塑料薄膜包裹着的唱片里,有很多后来非常知名,甚至风靡一时的曲目。比如《红豆红豆》《恋曲1990》等等,还有当年邓丽君女士尚未退出中国内地市场时的《千言万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