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叫文治的画家?

盛志强盛志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姓文,就随便答一下。应该不算多,但是也不至于太少。 我爷爷是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个文官,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定居到了台湾。我大爷和我爸爸先后去了台湾找我爷爷。我父亲到台湾之后,在台东大学教授中国画。当时我父亲还参加了“中国现代书法家五人展”(1968年于台北市立美术馆),他的书法作品还被收录在《当代中国书法精选》里。

后来我出生在了大陆,父亲又随军调到大西北,后来就留在了那里。我不知道我的姓氏是否因此而改变,或者我的姓氏一直没有变而只是户籍出了问题。因为我从小在大西北长大,没有见过什么同龄人,所以也没有机会问。 直到我十八岁高中毕业考大学的时候才重新见到祖父和爷爷。我那时正在迷茫是否要报考美术学院,于是就去问问他们的意见。他们非常高兴地说:“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们家终于有一个搞艺术的出来了!”接着我就听了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的一句话:“你考上任何美院都可以,就是不能考中央美院,因为那里面有个叫文治的人已经够了!”

这句话就像魔咒一样缠绕着我,以至于后来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填了北京服装学院,因为它的名气不够大,报的人比较少,而我刚好又被录取,真是再幸运不过了。 进入北服后,我才算正式走上了艺术的道路。虽然学的是艺术设计,但是我一直都坚持着父亲传授给我的毛笔楷书写法。这也为我以后学习篆刻、书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二那年我去敦煌采风,用笔记本记录了当时的感觉和一个简短的莫高窟游。也巧,我当时的旅行笔记正好被一个去甘肃出差的《美术报》编辑看到,她很喜欢,就建议我把笔记发在他们的报刊上。这是我第一次投稿并且很快就被采用了,这让我很有成就感并从此爱上写文章。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纺织企业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我继续练习书画、写作。有一次我偶然向领导提了一句我想办个人画展,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并且十分顺利地在北京西三环一家著名的画廊办了展。这是我对“文治”这个姓氏以及由此而来的身份、境遇等所感到最不可思议的一次转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