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者徽章是什么?

鄢凌花鄢凌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中国志愿者”名称中的“志愿”是什么意思? “志愿”指的是自愿。1986年4月,在劳动部办公厅向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请示》中,对“志愿”作了如下解释:“所谓志愿,就是指公民出于自觉、自发性地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而作出的一种自愿选择”;“这种志愿行为不是义务,不能强制。”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志愿者是自由选择为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服务而没有获得相应报酬的非营利人士(NGO工作者除外)。 2.为什么要发展志愿者事业?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鼓励和发展志愿者队伍。”“形成一种有利于人们热心公益事业、参与社会工作进程的社会氛围。”这为发展志愿者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发展志愿者事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志愿者活动是一种互帮互助的过程,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其次,它能够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营造团结友善、相互关爱、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它可以培育人们的公共精神,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权利观念和义务意识,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从而为建设法治国家、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志愿者的定义和范畴是怎样的?根据什么界定的? 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基于道德信念和责任感受,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志愿者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志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的任何人。这个定义强调了志愿性的前提——无偿性。同时,也强调了志愿行动的本质在于奉献与社会公益。

需要强调的是,是否属于“不图报酬”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例如,某地突发地震,外地人员前来抗震救灾,他们的交通费和期间的工资应当算作“报酬”,但地震发生后他们所做的事情显然不属于“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再如,一些志愿者到乡村学校支教,他们支出的交通费和生活费当然属于“报酬”,但这些支出是为了完成支教任务所必需的,且只有在完成了支教任务之后才能得到补偿,这些支出并不能改变志愿者“无报酬”的性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