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朝代制造的铜锁头?
这问题似乎有点无厘头,不过我正好写过相关的答案,搬过来供参考——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自己的财物都保护有加,而古代没有现代如此发达的防盗技术,于是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防盗,在防财物丢失方面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我们中华民族在防盗上最讲究的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也就是说在防止君子盗窃上花太多的力气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君子的道德水准很高,不会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是防范小人,这些小人不讲礼义廉耻,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因此我们在打造防盗工具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将小人考虑在内。 那么作为小人的代表,流氓地痞无赖小偷之类的该怎么防盗呢?
1、堵门 古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不管你在外面混得如何风生水起,一旦回到了地头,就得小心被欺负。如果家中只有妇女老人和小孩,那还好说,只要将大门紧闭即可。若是家中有男人,且具备一些格斗技能的话,那就更好了,直接拿根棍子将盗贼打跑便是。当然,你若是能提前找到一个足够大的缸或是类似用途的水桶,将其放在门口,上面用木棍撑住,让水流不断注入,这样也能起到一定的阻拦作用。
2、放狗 古人不像现代人这么有爱心,对于他们来说,狗不仅是看家的动物,还是一种辅助武器。尤其是在边境地区,人们经常会利用猎犬帮助追捕入侵的敌人或野兽。所以在家中养一条凶狠的狗,能够起到不错的震慑和拦阻效果。不过放狗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遇到训练有素的歹徒时,狗往往很容易会惊慌失措。
3、养鬼 据说在云南某地,至今还有人相信“养鬼”的说法,即在卧室里供奉一个小纸人,将想要偷东西的小人的生辰八字写在纸上粘在小纸人身上,每天供以香火,祈求鬼神保佑。
4、弄亮 顾名思义就是搞得很亮,光线很足,即使有小人进来也不会轻易得手。这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比如家里没人时最好把灯都打开,以防窃贼进入。
5、弄响 在古代很多民间法术书中都有关于“弄响”的内容,即通过一些方法来吓跑想要入室行窃的小人,比如点上蜡烛后迅速离开,待蜡烛熄灭后再回来,就能将小人吓走;又或者趁月黑风高之时,将菜刀等利器浸泡在水里,然后拿出来举过头顶,口中不停念念有词,就能达到“斩小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