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册是怎么分的?

夏侯美雅夏侯美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目前发行的邮票,按发行目的划分,有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等类别; 根据印制数量多少,又可分为普票(普通邮票)和珍邮; 按照是否加销戳记,还可分为新票与旧票; 新旧票的划分只是时间概念上的区分,通常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而普票、珍邮却常常因发行量或存世量而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邮政部门按发行的目的来划分,将邮票分成四类,分别是记录邮政事务的邮政业务用邮(PST),表示特定历史事件的历史事件(HSQ),表示邮政机构或人员的人物邮票(PRM),以及用于邮政内部使用的特别用途邮票(SQS)。其中前两类属于“纪特邮票”,后两类则称为“特种邮票”。 “纪特邮票”的发行是有严格规定的,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发行章程》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发行新的纪特邮票只能一次。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不存在严格限制,不少地方为了宣传或纪念某一事件,也擅自发行了所谓的地方性“纪特邮票”。这些缺乏法律依据的“纪特邮票”,目前除了少数精品外,大多已被取消了邮政兑付资格。收藏者遇到这类邮票时,要注意辨别。

二、根据印制数量的不同,我国的邮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票,另一类是珍邮。 普票是指凡印量大、周转快的普通邮政业务所用的邮票。由于这类邮票使用频率高,消耗大,再加上长期流通影响,难免会出现各种瑕疵品。给收藏者留下很大的选择空间。而其中的精品同样具有很高的升值潜力。如1980年至2000年间发行的贾岛、杨靖宇等人物邮票,发行量都达到数百万枚。就是一些风景邮票,如长江三峡、香港回归祖国等,发行量也很大,市场上也常见到。这些“大宗生产”的邮票往往价格不高。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类邮票不值得重视,价值低。毕竟对于收藏者来说,讲究“完璧无瑕”。一旦受到磨损或污损,就失去了收藏的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发行的邮票,制作水平提高很多,往往采用防伪印刷技术,更加大了甄别难度。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早期普通的邮票,虽然印制数量大,但由于时间长久,市场流通过的少,也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三、按照是否加贴署戳,又可以分为新票与旧票。 这里所说的“署戳”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邮政工作人员在发件人、收件人的信件上加盖的邮局章,另一种则是邮政工作人员加盖的“注销”、“邮检”、“封套检查”等等专用印章。无论哪一种,都会影响邮票的品相,使新票变为旧票。当然,这种加注行为属于邮政部门内部的管理行为,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销毁或作废。所以,加盖这些印章的邮票,仍然是可以正常收取和发送的,只不过会受到一定贬损而已。这一点与人民币纸币的票面清洗不同,后者是由于其他原因(例如钞票残损)导致无法收兑而进行的特殊处理,性质完全不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