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赏石文化有哪些石头?
中国人爱石,在几千年前就留下了赞美的诗句。宋朝诗人杜耒《寒夜》中写到:“烧残蜡烛,暖罢香篝,待得春风半夜来。”古人常燃起篝火,边烤边玩,这种活动与我们的当下何异! 在我的家乡云南昭通,有一种石种叫乌金炭。
它的外形和煤炭一样,但燃烧的时候没有烟、没有灰,火焰呈蓝色,是一种非常好的燃料。过去,农民们会用它来做饭取暖。我小时候,经常在野外采集到这样的“炭火”。将它们捡回家,洗净晾干后装入瓦罐里存放起来。需要使用时,点着一根火柴,“炭火”便熊熊燃烧起来。 除了乌金炭外,还有很多石头可以供我们玩赏。在中国,赏石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庄子·秋水》中有“隋珠弹雀”“宋元之君,沿袭无功”的典故。据说,春秋时期的晋国贵族隋国公,因欣赏小石头而忘记了弹弓,使侍者受到鞭打;战国时的卫元君,因喜欢一块石头,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在行军,导致军队无法继续前进。
汉代扬雄《方言》中称,“秦人好晶(同‘静’),自关东西。”意思是说,秦地的人喜爱静止的石头,从秦岭以东到关中地区都是如此。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描写自己找到奇石后的喜悦之情:“凌厉中天,直出霄汉。吾乃知西山之为石云。”……“故予亦并情而赏之。”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写了“石脑”一章,阐述了各种石头的药用价值和用法。其中讲到,“凡病气厥(身体冷至骨头里发凉),非石脑不能治。”可见,在古代,石头不仅是文玩,还是药物,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