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描更接近苏派素描吗?
不接近,但是有很多共同之处。 先放一下我学生作业,非专业爱好者,就一普通美术老师。
素描这个概念太大太宽泛了,而且每个时期不同时代的素描概念也不一样。比如我们小时候学的那套素描就是基于欧洲古典主义的画法来的,那时候的素描讲究的是结构明确,造型严谨,明暗分明,比例协调,体积感和空间感都要靠想象去增加,当然这种画法也最适合用来学习雕塑和建筑。
到现代很多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里面又加入了设计元素进去,强调个人审美素质和个性的发挥,不再像之前那样追求死板的模式化,至于最后画成什么样学校并没有明确规定的要求(虽然会有大多数同学都这样画)。
再到后来很多学校的素描教学又会加入一些国内大师们自己的个人风格在里面,形成多种风格的兼容并蓄,这也就形成了现在多样而复杂的素描体系。 不过无论怎样变换,都离不开三大元素:构图、造型、黑白灰。这就像音乐里永远有着高低起伏强弱变化一样的道理,是作画的基本规律。
不论你走的是什么风格的路子,这些基本的元素都是要掌握牢固的。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说,你要把握“度”,这个度指的是你对这些基本元素的掌控程度。而这个度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固定标准,只能你自己多思考多摸索去尽力达到。 很多人会说既然最后都要达到这个“度”,那一开始临摹的时候就不必那么较真地去追求像了,反正最后也要由自己控制。这样的说法对也不对。
对的方面在于确实到最后作画时你可以不必太拘泥于对象的模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去处理。不对的方面在于你只有先把对象描绘得像了,你才能进一步地加以调整加上属于自己的东西,否则你就是盲目地东添一笔西减一抹,最后很难看。好比做饭,你光知道放盐是不对的,你还要知道放多少盐,怎么放才是对这道菜最好的处理方式。所以模仿就像是做菜里的放盐,是最最基本的要素,你没有放好这道菜也就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