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欣赏中国画?
我举一个例子,一个不普通的例子: 这是一个普通的老爷爷写的信,这个老爷爷就是我的太外公。他是一名国民党的军队中将军,但是他的字写得非常好,这从他给外孙女的信里就可以看出来。 再看看他年轻时的字,简直可以拿得出手做示范了! 这个老爷爷没有文化,他自己没上过学,但是他非常喜欢读书和写字,他自己说“字是和人打交道最好的东西”。 他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更系统的书法训练,因此他的字有军人的凌厉和利落;等到老了,手不再灵活,却多了一份从容不迫。 我小时候经常看他写书法,尤其是冬天,在湖南老家那个火炕上,他写着字,我靠着墙边坐着,时不时帮他研墨或者递笔,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后来老了以后,虽然手已经不太灵便,但他依然坚持练字,并且自创了一种用鼻子吹气的练字法(具体怎么练我不清楚)。他最引以为豪的是自己的字,常常拿着自己的字让别人评价。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话来描绘自己写的字:“不飘(轻薄),不浮(漂浮),扎实,这才是字嘛!” 他是真真切切把我当外孙女看待的,所以也把我当作小孩子,常给我写一些字来教我。上面那幅中年时的字就是他为了教我写得大的。 可惜的是我没有好好保存他的字,在我读高中的时候,都被我拿去练习了。现在想想真该把他的字印成书让外人也能欣赏才是 说到欣赏中国的字画,我觉得首先还是得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纸砚以及基本的构图、着色等基本知识,否则你面对一幅写意的花卉,不知道作者是怎么用笔染出的那么丰富的色彩,也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布白的,如此则无法欣赏。 而如果像太外公那样没有经过什么训练的“文盲”能写出这样好的字,那么我们这些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是不是应该更有底气去欣赏中国的字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