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石三宝是哪三宝?
收藏领域经常提到“贵三宝”,即田黄石、鸡血石和青田石;也有人说“新三宝”,指寿山石、昌化石和黄蜡石。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准确。 目前公认的中国印章材料中的“老三宝”,即寿山石、青田石和巴林石(以前包括寿山石的坑头晶和旗降晶)。因为它们都有上好的篆刻石材——寿山、青田的田玉和巴林的鸡血石红皮。
而目前市场上比较活跃的“新三宝”,是寿山村南面的“后五宝”(黄冻石、荔枝肉、玛瑙冻、牛角冻和鱼脑冻)加上寿北的“六宝”(桃花石、青花石、金线纹石、五彩石、五彩斑斓石和佛头石)。 因为这些石头色彩丰富、质地温润,深受大众喜爱。 不过,以上所说的都叫“印石”而非“印材”。所谓的“印材”是指可供刻制印章的各种石料或石头。
从材质上说,包括岩、矿石、宝石以及天然的合成材料等几大类。也就是说,除了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之外,其他能用来雕刻印章的材料都属于“印材”范畴。我们常见的玻璃印材、树脂印材和铜印材等等,都可以算在“印材”里面。 其中有些印材的价格甚至比天然石材更昂贵,比如常用的玻璃印材有高白、水晶、琥珀等多种,价格高昂的玉石印材也有墨玉、翡翠等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寿山石长期来是我国传统的印章用材,但在民国之后,我国采用了西方式的文官制度,文官等级根据品阶不同而有所区别。当时有人提出“以石比官”的做法,意思是高级官员的印章要用高档的寿山石来制作。
当然,这种规定随着时代变化已经渐渐被淡忘,现在的印章无论材质如何,只要符合相关规范,都能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