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莲花式砚台么?

谢欣阳谢欣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代的砚台在功能上并没有区分是“墨砚”还是“润笔”(即现代的“毛笔洗”)。 比如西周时期的砚台,同时兼具了墨砚和润笔的功能——砚台的两侧有流槽(水槽),使用时倒入清水即可润笔。

再比如在汉代画像石(砖)中常见侍者手执墨块、笔洗,这二者合二为一,也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因为古人在写字作画时,要先用纸蘸墨汁(古人在纸上书写,而不是在帛、布上书写),然后铺纸于案上,右手持笔蘸墨,左手按纸。这时如果笔尖太干了,可用手指捏一些墨汁涂满笔尖(古人常将研好的墨盛放在盘子里,使用的时候,用指爪沾染,所以“指尖上的墨香”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笔尾太干了,可以蘸水后研磨,直到合适的软硬程度。这时候砚台的两种功能就实现了。

后来,人们渐渐改变了纸的材质(由竹木纤维制成,改为蚕吐丝织成),并发明了蘸水书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墨汁”。这样一来就使得笔洗和水池逐渐分离,变成现在的样子。而墨汁的味道又比炭墨淡许多,因此也就没有了原来笔洗里的那些“故事”——那气味儿可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于是,笔洗变成了单纯的清洗笔杆的工具。至于它的形状嘛…… 只要是能放进水里涮笔管儿的就好啦~( ̄0 ̄)~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