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要多久?

敖欣灿敖欣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通常说一个书法家的水平如何,一般会说这个人的技法如何,比如说这个人的笔法(用笔)好或者不好,字法(结字)好或者不好,章法好或者不好等等。如果仅从技法的层面去评价一个书法家,那是一件很具体的事情,也很容易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那就会变成一个很大很宽泛的问题,也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这个问题就是——书法家需要拥有多少书法史的知识。

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一个是明代董其昌评论宋代米芾的文章: 董其昌论书非常推崇王羲之,对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赞誉有加,而对于米芾则是极尽嘲讽,他说:“米元章平正无奇,自是俗书。”又说:“米元章行书不能佳处,惟笔笔按,笔笔提,乃为贵。”“米氏集古,直是丑书讹字。”

我们再来看一个近代书家于右任评价清朝梁诗的正楷作品: 于右任评价梁诗时所说的那些话其实和董其昌批评米芾的话如出一辙,可见这两个例证是很有代表性的。

我在这里举出这两个例证的目的是想说明这样一点,评价一位书法家的好坏从来都不是单纯地评判技艺的高下,而是同时考量技术和功力之外的因素,比如个人审美、个人学识等等。而评判这些非技艺因素的标准是很难量化和具体化的,所以我们就只能依靠经验来给予判断。于是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在评价书法家时会经常出现“妙品”、“神品”这样的词儿了。

作为一个书法家,如果只是注重技法的修炼而忽视其他方面——尤其是书法史知识的积累,那他的创作就很难摆脱低级的趣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