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一年钱最不质钱?
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那时候一个工人一个月工资大概五块钱人民币左右(现在大约值450元人民币),而一块银元(当时流通的货币)可以换五个工人工资。也就是说一吨大米只需要40元钱,一斤猪肉也就是2元钱。当然大米和猪肉都不直接买,要拿粮票和肉票。
1993年前后,我生活在东北某工厂,那时候厂里普遍工资水平都是三五百元。但是工厂的物价水平并不比城市高多少,因为要从厂家发货,需要走物流。所以工人们经常去市场买一些蔬菜和肉之类的。 那几年工厂除了工资之外还有补助,比如房补、取暖费、交通补贴等,算下来每月的收入也就六七百元了,这在当时绝对属于高薪了。
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福利很好,医疗、养老都没有费用,工资条上各种扣款也很少。那时候没有房贷压力,生活开支也就是买点日用品和菜而已。 记得93年左右我妈妈得了痔疮,去医院看病(当时我在读大学),医生给开了点消炎药,让回家口服,顺便用些外用药。回家后妈妈告诉我说,由于没钱,医生开的那些药都没买,因为吃几天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钱。
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那个时候家里穷啊,每一分钱都要算计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