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们用什么硬币?

空美琪空美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只有作为“财富”的金银和作为“价值尺度”的铜钱(即金属铸币)。

春秋战国:以物易物的交换阶段 这一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战,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出现了一个“礼坏乐崩”的局面。此一时期的文物资料中,出现了许多充当实物货币使用的物品,如龟壳、海贝、铜铁块等天然形成的贵金属或金属块。由于当时的铸币工艺落后,除周王室以外各个国家生产的铜器大多用于制作容器,很少用来制作币材。这个时期的“钱”大多由天然材料制成。

秦朝:金币半两钱出现 这个时期的货币制度承袭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习惯,仍然是以物易物,但秦朝统一天下后,规定了一种标准重量(二十四铢)的圆形金币——半两钱作为唯一的法定货币。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开始实行郡县制,并在全国统一铸造货币,这就是圆形的半两钱。这种金币在西汉初期仍继续流通使用。

汉朝:铜钱与铁钱的时期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朝廷下令废除银锡货币,改以铜钱作为统一的货币。同时,汉政府开始开采铜矿,铸造铜钱。但是,当时铁的产量远远超过铜,因此便使用了铁钱。

东汉前期,规定一枚五铢钱换一枚铁钱;后来铁钱逐渐泛滥,就改用五铢钱换铁质钱。

隋唐:钱币铸造业的辉煌时期 从隋文帝开始,历代皇帝都很重视铸造钱币,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更亲自指导了“开元通宝”的铸造。所谓“通宝”就是流通的宝货的意思。“开元”的意思是“开辟新王朝”,“通”是“流通”“宝”是“贵重之物”。唐朝还设置了专门管铸钱的官员,负责管理铸钱的作坊,称为“钱监”。还设立了专管冶炼铜矿的官吏,以保证铸币所需原料的质量。

宋朝:纸币交子的诞生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始造“元宝”,太祖开宝四年(970年)始铸“铜钱",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以后又于各地设钞引局,印制交子。这是一种纸钞,有面额,可以代替现金流通过程中的货币职能。到了北宋末年,交子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流通票据,与现钞一样通行。

元朝:银本位的货币制度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始铸元宝,以银为本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银钞制度。

清朝:银本位制度的最终确立 清初沿用明代遗制,以银钞并行。康熙年间,因外国银钱流入,而令户部研铸银币。后因耗银太大而停止。直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才用“方孔圆钱”,即后世俗称的“乾隆宝”取代白银,作为主要货币流传下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