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等有哪三党?
从1924年孙中山重组国民党开始,国民党内有一部分反对派力量始终不受国民党的领导,组成三大同盟。他们名义上与国民党中央政见相同,实则处处与国民中央作对,形成三大党。他们的反对并不是因为蒋介石的个人原因,而是对整个国民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满,是反对一切国民党的右派。
一是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民革。创始人有国民党元老辈人物,因为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汪精卫被刺发生南京事件后,对蒋深感绝望,陆续脱离国民党,于1930年建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改组为中国民主革命同盟。民革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纲领,以推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为直接目的。他们既反对日寇入侵,也反对内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革参加抗战,1946年11月23日与美国革命援助委员会签订协议,获得该协委提供的中、美、英、苏四国援助。1947年召开国民大会时,曾与中国的民主同盟合作,以“立民党”名义提名代表候选人,争取进入国民大会。1949年4月与民盟合并,参加中国的民主同盟。1950年与民盟、无党派人士联合参加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
二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同盟,简称民促。1937年9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由国民党左派人员和一些抗日爱国人士组成。1939年2月,该同盟派代表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战线大会。1944年初,该同盟的成员并入中华民主同盟。
三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同盟,简称民革。于1938年2月在武汉成立,以原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监委为主。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流亡西南,1940年3月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23个省、市、县组织出席,代表133人。主要任务是反对投降,坚持抗战;坚持党领班的基本原则,反对一党专政;力求实现国民大会代表民主选举,促成民主宪政;加强国民统一战线的团结,开展民众运动。抗战胜利后民革致力于反对内战。1946年5月在南京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声明中提出“反对反动派、反对卖国贼”的宣言。1948年5月该同盟转入地下活动,9月在南京成立行政委员会,作为中央临时机构。1949年2月行政委员会召开民革全国代表会议,表示支持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援助国民党反动派,决定实行“紧急应变”策略,并号召联合全国民主力量,反对美帝援蒋阴谋。同年9月该同盟与其他民主派进行合并。
国民党有三党鼎立局面,那么其中那个党实力最强?
一.中国国民党
简称国名党,是中国最大的执政党,其宗派色彩虽较明显,但党员以知识分子、公务员和企业主居多,组织体制接近西方政党。中国国民党,以建立近代中华民族的政权为标志,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48年5月20日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止。
它的前身是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1905年合并各革命团体组成了同盟会,1912年1月1日,同盟会总部改组为南京国民党,1919年更名为共产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公开打出三民主义的旗帜。
二.中国民主社会党
中国民主社会党(简称民社党)是二战后中国的重要党团之一,为中国西南与华中地区具影响力的大党。1944年9月1日,四川、广东、在渝各省代表16人,共同发表《我国真正民主方案》,决定联合组建中国民主社会党,其宗旨是“振兴中华,完成三民主义,实行全民政治,实现新中国建设方案”,其指导原则是“民主、联合、公平、公正、简单”,其奋斗目标是“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改善”。
1949年9月,中国民主社会党与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台湾省台北市联合召开“大陆会议”,呼吁“台湾独立”、“大陆通商” ,后由于中国大陆推行民主改良政策,中国民主社会党于1991年将“台湾独立”改为“维持现状”。
三.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简称独派或临委会)成立于1930年5月,是一个反蒋、反共、反共产国际的民族主义工人政党。该党在1944年2月与美国打交道,获得支援,后与中国的民主同盟在抗战后期一度合作,参加1946年11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和美国革命援助委员会(ALC)的签约仪式。1947年初在国民大会上,其代表以“立民党”名义提出政纲,该党主张开放民主,建立新民生主义的中国。
在国民政府展开的镇压之后,1948年3月4日中国民主同盟宣布解散,5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宣布停止秘密活动,其对外组织永久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