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寔是书法家吗?

暴凌露暴凌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崔寔不是书法家,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史书上评价他“好学,有才学”,《后汉书》本传中记载了他“作《政论》,及《说文》训解百四十余事”,可见他是一个学者型的人,不擅长书法。 有人说他的隶书写得非常好,但是根据现有资料来看,他没有留下什么书法作品,只是留下了一些刻石(即石刻文字),而且这些字也不是他亲自写的,而是由他人代劳。

关于他的刻石,《汉书·霍光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封诸故城,以奉宣帝,立宣帝庙于平阳,置园邑如亲陵园。” 也就是说他在封地建立祠堂,将碑石置于其中,这些石碑都是后人祭祀时看到的,不是他自己写的。当然也有可能他在封地做了一些施政和功德之类的记念碑,但这些碑文肯定也是他人写的。

东汉时期,士族文人很讲究“留题”,就是自己在游历或做官的过程中,喜欢在自己的足迹所到之处留下诗文或者题字。比如王逸在襄阳作官,就曾在岘山建馆,以居其妻蔡琰,后来蔡琰去匈奴和亲,王逸有感而发,在岘山上写下了著名的《思妻赋》;又有左雄在南阳作太守时,也在南阳筑别馆,自题诗一首于壁上,表达他劝课农桑、兴办教育的功绩。

这种风气也影响了文人士族的子孙后代。如西晋诗人傅咸,他在父亲傅弘的墓道上留下了这样一首诗: “崇墉竟天,峻宇连甍。上有悬溜,下临无垠。高柯疏朗,峻节嶙峋。冬夏青青,常茂不榛。”“盘桓北梁,徘徊东山。欲息孤桐,树彼云岑。” 可见他也和同代的文人一样喜欢在名山大川中留题。而崔寔虽然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也可能在官场上为了炫耀风雅而在别处题字留念。不过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文人还是像范缜那样,虽然一生没有什么功名,但是穷毕生之力写诗作文,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