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籽料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概念,翡翠是玉石品种中的“后起之秀”,主要产于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而籽料是指和田玉中品质最好的一种,主要产于中国新疆的和田地区。两者虽然都有“玉”字,但是没有任何关系! 和田玉分软玉和硬玉,软玉指的是含钙镁离子较高的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玉石,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和田玉,按照产地可分为:新疆和田玉、韩国和田玉(毛料)、俄罗斯和田玉(毛料)等; 硬玉则是含铁量较高的一种玉石,就是我们熟知的中高档宝石——翡翠。 但是呢,现在市场上有些商家为了将价格低廉的俄料或者韩料推销出去,会把它称作“翡翠籽料”或“和田玉籽料”。
不过,这些名字并不是官方认可的标准名称,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都属于广义上的玉器,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含有可溶性钙镁硅酸盐的矿物集合体,属于玉石材质。但它们的质地、硬度、抛光、光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真正的翡翠籽料是怎样的吧~
1.外观不一样 由于产地不同,翡翠籽料与和田籽料在外貌上有明显区别。外行人可能看不太出来,但如果仔细辨别的话,不难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们通常把颜色均匀浓郁且油亮光泽的玉石称为“活”玉石,反之则称为“死”玉石。
也就是说,颜色深沉着、油亮的玉石大多是“活”的,如高品质的翡翠籽料、羊脂白玉等等;而那些颜色发白干瘪的玉石,一般都是“死”的,比如一些低品质的翡翠石头以及大部分和田玉山料、山流水等等。 上图展示的是一块翡翠原石切开之后的样子,可见其颜色分布均匀浓淡适中,有“色根”,给人一种鲜艳灵动的感觉,这样的玉石当然是“活”的,即行内所说的“色染进底子”。
2.结构形态不一样 既然说到“活”、“死”,那就不得不提一提这两种玉石的内部构造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具有纤维交织结构的玉石称为“硬玉”,而将结构疏松,颗粒状明显的玉石分为“软玉”。当然,这种分类方法并不绝对,只是普遍情况下如此划分而已。
如图所示,一块好的翠料应当具有稳定的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玉石抗压强度的增加,从而使它具备更好的耐久性(不易损坏)。 而一些质量较差的翡翠原料或者加工成品,由于其结构过于松散,表面容易形成磕碰坑坑洼洼,在佩戴过程中极易受损。所以,从结构来看,翡翠籽料比和田玉籽料更加坚硬耐磨。
3.密度大小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越珍贵的东西往往数量越少,比如顶级翡翠原石产量就极其稀少,所以它的价格很高。 但除了极少数特殊品种之外,大多数优质翡翠的原石看上去可能比较“干瘪”,这是因为其中空气含量比较少,即行内俗称的“透气感”比较强。同样一件物品,如果体积相同,密度越大,质量也就越重。 相反,一些优质的和田籽料看起来就比较“肥”,给人很“湿”的感觉,那是因为里面的空气含量多,结构显得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