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年九月是什么日子?

栗帆涵栗帆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实在1931年的9月18日,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天,中华民国的北大门沈阳沦陷,成为了点燃全面抗战的导火索。在后面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缺少的一段历史。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让十九年九月十八日变成了中华民族世代铭记的日子呢?让我们回归到历史的这一刻。

1931年是多事之年,年初发生了一二三事件,1927年发生的南京惨案也依然留在国人的记忆中。但这些事情,对于刚刚在战乱中脱离而来的中国算不了什么。但很快,历史在那个月再次给出了一道题:9月18日夜,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完全遭到了日军的侵占。国难当头,国民政府和人民都在思考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九一八事件之后,虽然东北地区的人民和南部的国民政府都对此感到愤慨,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国仍然在走内部的争斗路线。在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然攻进了上海北站,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国民党军政部发表告全国同胞书,指出:“经此次抗战之后,全国国民,必然醒觉,即国内各派势力,亦必共明意志,承认一个正当合法之政权,与敌抗战,致此公理实现,民族危急之功,实为此一时期最重要的史迹。”这表明,国民政府已经决心联合各派力量,一致对外。2月2日,国民党党部为号召全国各党各派共同抗日,发起成立“民族革命同盟”,日本为了减轻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激起国民们对同盟国的仇恨,在9月22日对中国使用了毒气轰炸,这便是被载入史册的“长沙大火”。自此,中国的抗战决心更加强硬。同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起了一二九运动,国民政府亦在同时掀起了国民参政运动,两次运动时全国同胞众志成城,表明了中国对于外敌决不妥协的态度。

从1931九月初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到了次年2月2日中国各派力量达成统一协议,从地方到中央,从学生到民间,从抗日态度到抗战决心,中国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团结之势对抗日本。这半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经历了国破家亡,但在那一刻全部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实现国家的独立。这种团结精神延续中国五千年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