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书法家是谁?
台州书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三国时期刘章(字子芳)的《赞颂》,唐代孙逖、杨炎的《台岳焚香赋》,宋代王禹偁的《待漏院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元代台州有“书坛”之称,著名书法家有黄公望、倪瓒等人;清末民初,浙江书法界“四大家”中就有陈鸿寿与朱彝尊两位台州人。新中国成立前夕,台州有位书法家叫王恭甫,他写的对联很有名气,比如他给黄岩九峰书院写的对联“湖山此时俱入抱 风雨何妨又起嗟 ”;另外他还创作了著名的《散氏盘》字体的“勤俭立业”匾,现在这块匾还挂在杭州饭店的门上面。
20世纪50年代后,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如沙孟海、林岫、刘江、徐无闻、朱关田等相继出现在台州这个地域文化之中。特别是沙老,他的篆刻、甲骨文、古文字造诣在中国书坛具有重要地位。1972年,他对“马踏飞燕”的拓片题写了跋语,这件作品后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1983年以后,中国书协成立,一系列展览及书坛活动兴起,很多书法家都受到关注并有所成就。这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台湾书法家沈尹默,他在台湾和大陆都有很大声誉,被称为“现代书生型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位就是赵冷月先生,他的作品清新秀逸,在台北“全国书法展”“国际妇女书法展”“中日建国五十周年书画友谊展览会”中都曾入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一批年轻的书法家开始在台上崛起,他们风格多元,各有特色,对台书法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我写过一本书,叫《百年书风—20世纪书法史》,这本书里提到了近百位书法家,其中有不少是台州籍或曾在台州生活过的书法家 ,我把我书中的图片资料贴在这里,也算是对台州书法发展史的一个小整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