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书法哪个好?
“颜柳”是唐初的楷书名家,以颜真卿和柳公权最为知名,后人便将他们的字体称为“颜体”“柳体”,后世对唐朝书法家又分了很多流派。从唐代到元代,大家比较推崇的是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赵孟頫等四位书家(一说还有虞世南)。 明末清初,书法崇尚北碑,对唐宋楷书颇有微词,于是出现了“钟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超越“颜柳”的说法;到了清代中期,文人士大夫们又开始重新认识颜体和柳体,认为其法度严谨,艺术水平高于北碑。所以有“钟王颜柳”之说。
一.欧体与柳体的区别 1.风格不同 “欧体”是唐代大书家欧阳询的作品,他的字骨气内蕴,法度森严,结字精巧,用笔方中带圆,笔力险峻,字形宽扁。被世人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皇甫诞碑》和《虞恭公碑》是他的代表作。
“柳体”是唐代大书家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他的字棱角分明,法度森严,外柔而内刚。他主张学习楷书写草,注重用笔的方折、顿挫,形成独特的面目。其代表作为《神策军碑》、《玄秘塔碑》、《金刚经刻石》等。
2.笔法不同 (1)起笔 柳体的起笔多用逆锋入笔,藏而不露。例如“月”字的起笔,先左后右,再藏锋回转。反观欧体的起笔,多是顺锋入笔。如“”字,顺势而入,一气呵成! (2)收笔 柳体的收笔多为回锋收笔,笔画更见圆润。在撇与捺的收笔处,往往出现反钩,这是区别于欧体的特点之一。比如“”中的竖弯勾以及“”的横折钩处的反钩就是典型的柳体特征。
3.结构不同 从上图可以看出,同一偏旁部首的字,由于作者的不同,结构也大相庭径。这给初学者带来一些困难。因此,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各个字的结构和笔画形态。
二.欧体适合什么人学呢? 在我看来,初学书法的人最好不要选择难度系数较大的字体,否则会影响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欧体就非常适合于初学者。但是欧体并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简单易学,练了几年就能写出一笔好字来。因为要写好一个字不是光结构上对,还要把握好笔法的技巧和章法的整体效果。如果一味地追求结字好看的话,就会忽略了笔法和章法的重要性。 至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其他难度较小的字体后再来学习欧体的人,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坚持训练,肯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怎么学好欧体呢?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初学者来说,想尽快地掌握一种字体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做到持之以恒的努力。其次,要有好的老师指导。第三,注意总结方法规律。
1.选好字帖,认真研读,多读帖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把欧体写好同样需要大量阅读、研究字帖。这里所说的“读”并不是只看字帖,而是要多看名家临写的作品、多看别人分析、讲解字帖的文章等,这样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笔用墨意图。另外,还可以多看看自己平时写的字,找出差距所在并加以改正和完善。总之,在临摹过程中要做到既“读帖”又要“读己作”。
2.勤加练习 我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练习书法了,到现在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坚持练字一小时左右。虽然时间不长,但确实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下面我就把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吧!我的体会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①选好字帖很重要。我在高中的时候就使用过一本很不错的教材名叫《毛笔行书教程》这本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书体的基本知识还附有许多名家作品的图片及技法解析。
②勤加练习是关键。要想真正掌握一种字体就要多去练习,而且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侧重。如果是刚刚开始练习书法,那就应该重点放在基本笔画上的训练上了;当基础打牢之后再进行结构练习也不迟啊! ③不要急于求成。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一个毛病——心急火燎。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啦~~练字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指望一下子就掌握其中的精髓。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