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压手镯有什么风险?
现在做玉镯的工厂,都是机器切割,然后打磨,然后抛光,最后进行包装销售。 这样出来效果是非常好的,成品率也是非常高的,基本上不会存在什么残次品。 但如果是手工压镯子的话,那就不一样了。首先切割的时候是人工切割,人工计算尺寸,这就会使尺寸上出现一些偏差。其次,手工操作会出现意外情况,比如材料太厚了,可能会崩料,如果碰到裂痕或杂质,也可能会换料或是丢料。所以手工压制成的镯子的成品率比较低,会比机械制作的低很多。
另外就是外观上的区别,同样是圆圈的玉镯,用不同的工具、工艺制作出来的,其外观上的差异是很显著的。如果用手工锯来制作,那么做出的作品就会带有锯齿印,看起来很自然;但如果用了刨具,那就是非常规整的,但看起来会缺少灵气。 如果客户要求很高,又不想花太多的钱,那么可以选择手工制作的,价格虽然高些,但是值得欣赏和把玩。
如果客户只是偶尔兴起,想看一看不同工艺做出来的产品,那就可以选择机械加工的。因为机械加工的产品,价格便宜,可以大批量生产,适合走量的客户。 用什么样的工具来做,其实取决于原料的形状和大小。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不规则形状的石头,如果原料是那种很厚的,又带有明显颜色的,并且颜色分布是不规则的,那就最好用手工的方法来制作。因为这样的话,只有手工方法才能充分表现出玉石的自然美。 而如果是透明度好,结构细腻,水头足的原料,并且规格又比较大的,那么就可以用机加工的方法来制作了。因为这时的玉镯,可以用机械来充分雕刻,而不会影响质量,反而可以使成本降低,性价比提高。
翡翠的压手镯,简单地说就是用钢丝切割机将天然翡翠(通常为冰糯种或糯种底子)切割成薄片,然后粘合上天然翡翠的镯芯(通常为豆种或芙蓉种)而制成。因其粘合处(通常是绿色)非常逼真,所以一般情况下很难辨认,而真正识别翡翠压手镯还是要对翡翠和玉雕工艺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才行。
通常,对于翡翠压手镯,我们有以下几种判断方法:
1)查绿是否呈丝络状:如果是两块翡翠粘合而成的压手镯,其绿常常呈丝络状。由于翡翠的绿常常是呈丝络状,而且是三维分布的,所以如果镯子的绿色呈色块状,而非丝络状,说明是与该翡翠镯子的其余部分是一体的,是天然的。
2)找粘合处是否有色差或呈暗红褐色:由于粘合剂通常为环氧树脂,当紫外线照射粘合处时,粘合剂处通常有较明显的暗红褐色。
3)看是否在裂隙处有色:我们常讲“有裂必有缝、有缝必有色”,在鉴定翡翠压手镯时,如果在裂隙处有色,则翡翠镯子肯定被处理过。
4)查手镯的外形:压手镯由于是用两块翡翠粘合而成,所以通常其外形不如整体手镯那样饱满。
5)看颜色与底子的色形:看其颜色是否与底子的色形(指绿色与地子的关系)相吻合。
6)看绿色与白色部分的分界线:如果在绿色与白色部分的分界线处出现凹陷现象,则手镯极有可能是压手镯。
7)看颜色与棉的关系:正常情况下,绿色、白色部分和棉应相互交融在一起,如果绿色与棉不相交融,则手镯应是压手镯。
8)看手镯上的桔皮效应:在翡翠的绿色部分应有较明显的桔皮效应,而压手镯的桔皮效应则没有这样的特点。
9)用10倍放大镜看粘合的痕迹:用10倍放大镜观察手镯的正、侧面,如在手镯正面或侧面发现粘合处及粘合后的裂隙,则手镯应是压手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