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什么雷?

钭月笙钭月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颜真卿”,而不是“颜真卿”。 “颜真卿”这个名字中的“颜”字,是颜氏祖宗的墓志,不是一个人的名字。 比如“李元昊”这个名字,其中的“元昊”也不是一个人名。而是“李继迁”、“李德明”和“李元昊”这三位宋朝西夏国主的庙号+谥号。 “颜真卿”也是这样,这个“颜”字指的是唐朝宗室昭义节度使颜杲卿(真卿的堂兄)和他的儿子常山太守颜元孙。这两人都是著名的大臣和文人,跟颜真卿没有关系。他们父子俩被叛军杀死以后,唐肃宗为了褒扬他们的忠烈,追赠了他们一个名号叫“宪德”。因为“献德”这个词含有向皇帝进献的意思,似乎臣子把忠诚献给皇帝个人了,所以后来觉得不太妥当,就把“献德”中的“献”字改成了“宪”字,作为表彰大臣们效忠皇家的典制延续了下来。这就是“先德”这个名字的由来。

颜真卿小时候的名字叫做“颜昕”,他的父亲颜崇儒曾经担任尚书郎,在唐朝那个门阀社会里,虽说有“以荫入仕”这个规定,但是能够担任的重要职务也仅限于史馆编修之类。要想走上仕途并有所作为,必须依靠门第或者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出身。不过尽管他父亲的身份有限,却是右丞相颜师古的从弟,因此跟皇家有一点关系。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正月,玄宗李隆基为了表示对于已经故去的王忠嗣的恩宠,特意给这位已死重臣的家姓加了一个尊称“魏”姓。王忠嗣本是契丹人,因功获得封地,遂在燕郡改姓王。这次加姓意味着他死后可以被列入勋臣之列,与唐代宗时的郭子仪并列。

作为王忠嗣的女婿,颜昕自然也有机会沾光。二月份,玄宗下诏将颜昕改名为“颜曜卿”;到了十月份,又下诏让礼官找一块地来祭祀王忠嗣,并且赐给颜曜卿一个尊称“沂国公”,同时让他穿着公服参与祭礼。 到了十一月,又有新内容了。由于玄宗非常喜爱文学,这时候又恰好《孝经》刚刚编纂完成,所以他想要亲自为这部儒家经典写作注疏。可是自己亲自编写经书显然不合适,于是就命宰相及翰林学士负责起草。

这些文件由宰相审核,然后提交玄宗过目批准后施行。此时担任翰林学士的正是张九龄,而另一位宰相李林甫则建议把“立玄妙观”这一项纳入礼仪部的工作范围,由礼仪部门负责施工建设。李林甫之所以这样做是有深层次考虑的——他害怕玄妙的建筑会使人们产生神仙的遐想,进而影响皇权的权威性。

鉴于此,张九龄就提议用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把玄妙的计划渗透到礼部工作范畴中——他把这项工程的名称命名为“修崇玄殿”,又把工程的具体内容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交给工部或礼部去实施。这样,看似修筑道观的计划就被隐讳地表达出来了。

不过,虽然这项工程表面上是由工部或者礼部负责的,但实际上却由宦官掌管,具体事务则由监工太监负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