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书法家有哪几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书圣”之称著称于世的人,就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号澹斋,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出身魏晋名门“琅玡王氏”,父亲是西晋著名的书法家王旷,爷爷是东汉太尉王畅。这样的家庭和文化氛围,自然使王羲之从小深受文化气息的熏陶。他从小好学,六岁善书,八岁就学左传,十一岁读五经。后来因为父亲在吴郡出任太守,于是举家迁往吴郡,即现在的苏州。在那里,他开始练习书写篆书和隶书,并得到大书法家卫铄(即卫夫人)的真传。
王羲之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墨宝,除了被唐太宗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外,还有号称天下第二行书的《孝女曹娥碑》、与王献之合写的《兴福寺碑》等。这些作品都是学习楷书或者隶书的绝佳范本。 除王羲之外,与他齐名的王献之也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王献之家学渊源,其祖父王导、父亲王涣都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大书法家。受家族影响,王献之一生也留下了很多佳迹。唐代张怀瓘据此写成一部书法论著——《书断·妙品》,书中将晋代书法家分为五个等级,王羲之上品之中,而王献之则属于下品之中的妙品。这大概是王献之一生中唯一的遗憾了。
晋代的另一位著名书法家孙统,其实他的祖先本来就是汉族,但到了孙统这一辈已经满门皆胡。但他仍然秉承祖业,成了西晋著名的书法家。 东晋末年,天下动乱,孙统辗转来到江南,定居于苏州,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艺术创作生涯。他师法钟繇、王羲之等人,最终自成一家,与王献之、王愔并列,为当时三大书法家之一。而且他的楷书也被后世推崇备至,成为历代楷书的学习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