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底是翡翠么?
不是,“晴底”并不是翡翠的专用名词。 在鉴定翡翠的时候,专家需要把颜色和结构同时看(因为有可能有染色的情况);其中,颜色又分正色、副色(即次生色),结构就是晶体颗粒大小的表现。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概念叫“地张”,它是决定翡翠成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张的意思是指,在翡翠中,绿色以外的基底部分。
对地张的要求是高清水润,干净无暇,这样的底张才能为绿色提供一个好的衬托,让绿色显得明媚动人。然而,自然界中的翡翠原料都是带有地张的。地张的颜色主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结构则主要取决于矿物的结晶程度。 所以,在讨论一块料子的时候,我们需要先确定它的地张好坏——即底色是否清爽。如果底子不干净,就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将杂质去除或者掩蔽了。
由于绿色是翡翠的精华所在,所以,对绿色部分的处理就根据颜色的深浅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优化处理即可。而对于地张的部分,处理方法就比较多样化了。 如果地张颜色过深,而绿色偏淡,就可以考虑做“灌胶”处理——即在玉石材料表面注入树脂,使其填充结构空隙,改变光线的折射效果,使得原来暗淡的底色变得亮丽起来,从而衬托得绿色更加鲜艳夺目。 除了灌胶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也能达到“洗底色”的效果:如染色、浸蜡、烤蜡等,这些都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也是商家屡试不爽的方法。 用这些办法处理过的半成品再经抛光打磨,就成了市场上那些“色阳、水头好、底子清”的高档翠饰或摆件了。 当然,也有不处理的地张,比如白底青种、豆种等,就要依个人喜好而定。如果实在喜欢不了这种“素底”的感觉,同样可以通过以上技巧来处理。 总之,要得到一件完美无瑕的佳品,不但要有好的材质,更需要好的工艺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