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岁杭州书法家?

厉茜琛厉茜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1963年《大众日报》刊登的新闻稿,标题是《九十三岁文盲老大爷学写毛笔字》 正文部分: “在山东省文教部门举办的群众写字比赛中,有一个成绩斐然的老选手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写的字端庄流利、潇洒脱俗,令人赏欣赞叹。但他已整整九十三岁了,是个文盲,从未上过学校。他是济南军区某部一个普通的大字匠——张寿臣” 全文无一句提及这位老大爷的名字,因为记者也不知道他的真名。他们只知道这个大爷姓张,是军区某部的职工(即士兵),住在军区大院内。由于没有名字,新闻报道里也称呼他为“张大爷”“大爷”“老大爷”。 当时,新华社山东分社和山东省文教厅联合举办全省群众写字比赛活动,各地、各军垦部队积极参与,大批作品邮送到组委会。经组织专家评选,有百余件作品入围获奖。这些作品中,有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脱颖而出,引起了评委们的极大兴趣。这件作品字体端正大方,飘逸隽秀,落款处赫然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 某部 张寿臣 九十三岁”。

一位参加评选的著名书法家笑着对同伴说:“这件作品作者年龄那么大,肯定是文盲!” “为什么肯定他是文盲?”另一位年轻的评委不解地问。 “因为能写出这样好的字,一定是受过文化教育的;如果没受过教育,一定写不出这样的字来。”那位著名书法家胸有成竹地说。 然而,当记者们找到这件作品的“作者”时,发现这位老人竟然真的没有受任何学校教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 他怎么写得这样好的字呢?

原来,这位老者虽然不识字,但酷爱毛笔字,平日里,一有闲暇他就拿毛笔练写各种字帖。为了练习行书,他还特地向朋友买了一本《苏东坡全集》,每天细心研读,并将自己喜爱的诗句用毛笔抄写下来。 正是由于长期坚持写书法,这个原本手拙脚笨的老人,手指关节不但变得灵活有力,书写水平也开始突飞猛进。他写的字不仅在当地小有名气,还被收入了地方博物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