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萱的代表作品有什么?

毛蕊煜毛蕊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张萱,长安人,开元(713年—741年)年间很可能任过籍内供奉,他善画仕女,表现贵族妇女游春、戏谑、梳妆等闲逸生活,有《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传世。张萱还擅长写真、鞍马及宗教画,和杨昇、薛稷等合作画过屏风。

张萱在当时甚有影响,不仅在宫廷内外有众多知音,而且带出不少门生弟子(如杨升、高嵩等),形成有相当规模的张萱画派。他和他画派的传人,继承展子虔工细的传统,加以发展变化,形成一种用线工细劲健,色彩艳丽厚重,人物形象丰满,体态华贵的新型的人物画风格。

张萱还以绮罗人物著称,多描写上层社会妇女儿童的闲散生活,与周昉风格相似。北宋宣和年间,御府所藏他的作品,皆以四时游息为题,如《杨妃教鹦鹉图》描绘宫中嫔妃玩鹦鹉,即其代表作品之一。

另外有《明皇纳凉图》,绘明皇贵姬宫人于御苑乘凉奏乐,歌姬舞妓侍坐候命;《玩 Floral 图》,画贵妃姊妹依树赏玩宫苑花卉;《宫苑读书图》,表现宫娥侍书女于御坐观读诗书等。这些作品,均寓教化之意,宣扬君主勤政、后妃谦让,以美化封建统治集团的奢侈糜费生活,迎合帝王骄奢淫佚之心。

张萱现存的两幅摹本《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都是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画卷。另外还有一幅绘有两孩童的作品(《婕妤不胜风力图》),也是传为他的摹本。

《捣练图》描绘了贵族妇女们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共有十二人在从事这种劳作,有的用木杵捣练,有的熨平,有的用针缝制衣服。画中人物有贵妇、有婢仆,按当时的习俗,分为三个场面。

最前面的一组场面,描绘四个人用棹捣练,砧杵有节奏地上下起落。后三人为贵族妇女,都穿着十分讲究,其中两人正在缝制衣物,一人在理线。后面一组场面,共有五人,几案上摆放有熨斗、铜镜、剪刀、蜡盘等物。一个妇女正站在铜镜跟前,用熨斗熨烫衣物;她的对面是一个宫女,手拿团扇,向熨好的衣物上扇风降温;旁边两个女子一坐一立,手持绢帛,边说边笑,漫不经心地等待着。最左边一个梳高髻的仕女,一手持着蜡板,正襟危坐。此女从装扮来看,并非是奴仆之辈,可能是女主人。

全画共分三段,各段自然连续。人物安排动静疏密得宜,将众多人物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严谨。妇女体态丰厚,脸型丰满,长眉细眼,朱唇皓齿,尽显盛唐风范。画中线条工细劲健,设色艳丽、厚重。作者将表现手法与所表现的内容统一、协调起来,画出的贵妃、宫女都雍容华贵、丰满壮硕,线条工细而艳丽,色调丰满而浓重,成为盛唐艺术风格的具体体现。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皇家女眷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从人骑着骏马春天出游时的场景。

画中一共有八人(五女三男),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面三人分别为秦国夫人、秦国二夫人和侍女,后面的五人分别为虢国夫人、驸马、侍从、侍女三名。

从整幅作品的处理来看,张萱运用“力”的变化来安排人物的构成,同时以“力”的运动来安排人物的动感,显示出作者在人物表现技巧上的高深造谐。作品将八人分成两种场面,前面两骑略偏左,后面五骑略偏右,从大块来看,将整个出游场面向左运动,显示出一种大面的力的构成。

在两个人场的画面结构中,张萱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在小块中的平衡。两人物之间以线牵着马,形成一个力的平衡,在后面的五骑中,前后面的三个侍女与中间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