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历代书法家怎么写?
“安”字作为符号来表示平安、安稳之意用在字体设计上,最早见于1851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用“安”字作为计数的单位。 后来“安”字在印章中开始流行起来。印章中的文字一般较小,且要求工整,所以字体结构严谨,给人一种踏实感。 民国时期,人们又创造了一种新字体——仿宋体,这种字体的字型宽矮,笔画粗而均匀,棱角分明,类似甲骨文的风味,因此又被称为“甲文体”或“方形汉字”。
因为当时社会风潮向往复古,推崇中国古风,所以这种字体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就很喜欢使用这种字体写文章,在民国时期的印刷品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体出现。 直到今天,我们使用的各种印刷品,比如书籍、杂志、报纸等,都可以看到这种字体的身影。
再然后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电脑字体——宋体。这是上世纪中期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所首创,将毛笔字的风格融入到了印刷字体当中,是一种兼具审美和使用功能的字体。 在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字形——“简体字”迅速普及开来。随着键盘输入法的普遍应用以及网络聊天、网上购物等的盛行,手机屏幕上的文字与以往在宣纸、砖瓦上的文字大有不同。为适应移动设备屏幕的大小,“简化字”字体被设计出来。
这些字体或清秀、或圆润、或粗犷,在方寸之间展现着别样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