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书法家天民是哪的?
王天民,字宜轩,号天民 生于1895年2月4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六),山西定襄人。出身书香门第,祖父、父亲均为清末举人。其父王庆云(1866—1936),字锦秀,号瑞廷,光绪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及江南、湖南、浙江等省乡试正、副主考。擅诗词书画,与郭沫若、沈尹默诸名家交往颇深。
1909年入京师大学堂国学部学习,1913年至1917年任太原师范学校的校长。1921年起任教于天津南开中学和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31年受聘为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他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著述颇丰,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影响所及,不仅遍及华北地区还蔓延至东北和西北各省。 王天民书法初学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后取法晋唐墨迹,尤得力于王羲之《兰亭序》和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他的楷书端庄典雅;行书行云流水;草书则奔放流畅。他擅长多种书体,于隶书和楷书尤其精妙。因在艺术上取得卓越成就,1996年被中华书法协会吸收为会员。 王天民一生勤于练笔,从不间断。他曾在自己的作品后面题款道:“余自少学书,三载未见赏识者。盖因笔画拘谨,结体呆板,有似‘小学生’之故也……每自愧恨,反复钻研,力改陋习。”正是这种严于律己的精神,使他最终成为民国时期闻名遐迩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