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价值多少人民币?
“传国玉玺”是一个伪命题,皇帝要是能自己做出一个来,还要和氏璧干什么? 和氏璧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献的宝物。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和氏璧是一块含有五彩颜色的美玉,呈青绿双色且晶莹剔透,极为美丽。 公元前689年,楚国人卞和在荆山采到一块玉璞(就是未加工的玉石),献给楚厉王。当时有人声称这是块宝玉,但让玉工鉴定后却认为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
于是,卞和将玉璞送到周王室请鉴定。周宣王命人挖开璞,发现里面果然是一块美玉。但是,由于玉被挖坏,无法制成玉器。为此,周宣王命人用黄金重新包裹起来,当作珍玩赏赐给了卞和。这事传到齐国,齐国大臣就仿照样子做了一块“和氏璧”作为国礼送给楚厉王。 楚厉王很喜爱这璧,就把它当成宝贝供着,并用金缕编织起来,作为象征君王权威的“镇国之宝”——实际上也就是一件名贵而精美的饰物罢了。 等到楚武王即位,为了展示自己的“仁德”,将“和氏璧”献给祖庙中的祖先神主。不过,楚武王可能不知道,其实他的祖先们早就有了这样的宝物了!
到了战国末期,秦国灭掉韩、赵,与楚国有了恩怨。秦昭襄王曾派人告诉楚怀王说,秦国愿意把商於十六邑之地给楚国,但要换得楚国的一块宝玉——其实就是当年楚厉王所得的和氏璧。 对此,楚怀王感到很愤怒,坚决不给。可是没过多久,秦昭襄王又派使者告诉楚怀王说,现在秦国愿意将原来商於地区的十五邑给楚国,只要楚怀王割让白壁(和氏璧)就够了。 这次,楚怀王觉得不割也让不住了,只好答应。于是,楚怀王命令屈原起草诏书,宣布将和氏璧献给秦昭襄王。屈原含着眼泪写了这篇诏书,楚怀王看到后非常感动,哭着对使者说:“秦国贪得无厌,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再给了,只好把我身上的佩玉拿出去当礼物吧!” 当使者在楚国转悠了一圈,向秦昭襄王汇报时,昭襄王听了非常高兴,连声说道:“楚王真是够意思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