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人民币改号?
说点技术性的,但只限于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第一套的鉴别我实在是不敢胡说,因为见过的实物太少太少了; 第二、三套钱币中,只有1953年(第三版)1分~5分的带有阿拉伯数字的号码币才值得讨论一下“改号”的问题——这是因为这套纸币在印制过程中,由于机器故障等原因造成了编号的“缺笔”“少划”或“多划”,而此现象又恰好是在钞票出厂进入流通领域后才发生的,所以从理论上也说得通。 但1949年(第二版)1分~5分以及1角、2角的号段是连续的,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动,所谓“改号”的说法显然不合适。当然,1962年的1角纸币在发行后不久就停止流通了,这从理论上为“改号”留下了可能性,但这枚一角纸币本身价值不高,而且非常普遍,因此要仔细辨别有无“改号”的迹象也很容易…… 先贴几张图,各位亲随便欣赏下:
上图是1953年发行的5分纸币,该纸币的冠字号和流水号均发生过多例“改号”的案例,所以在鉴定此类纸币时应该格外注意。具体方法是,首先将纸币展平,观察背面右下角处的字码是否完整;其次再将纸币卷起,打开检查背面与正面之间的水印边框是否有破损或者不连贯的地方。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注意到,这张纸币虽然经历了多次“改号”,但是票面文字、水印等主要特征都完好无损,因此还是能够认得出的;而有些“改号”严重的甚至整个冠字号都变了,这样假的就假到底了,直接就能认出来。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将纸币放在荧光灯下观察,如果发现有明显的荧光反应,那么这张纸币极有可能是“改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