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元钱多少人民币?
这个得分开看,唐朝的“元”和宋朝的“元”意义并不相同。 唐朝的“元”指的是货币单位“钱”。而钱的含义也比较多,比如汉代以前的一般等价物是粮食,当时的钱是以“粒”计,后来变成了以“串”计(一串一百枚),再变成以“文”计(一文等于五粒米)…再后来演变为实物币,如交子、会子等等。最后发展成铜币,铜钱在流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时候的“钱”就成了铜币的通称了。当然有些朝代的铜钱是用白银做的,但那个年代的白银价格非常低,换算起来比较麻烦,这里就不谈了。
唐太宗时候铸行过“开元通宝”,这个“通”字表明它是通行的货币,每个字的价值相等。“元宝”、“宝钞”、“纸币”的“宝”字也是这个含义——古代的“宝”就是“钱”的意思。 唐朝的“元”约相当于现在的10元钱。
宋朝的“元”是一种纸币,宋徽宗时开始发行,最初与铜钱并行的国家信用货币叫“纸钞”,后来又单独印制,称为“交子”或“会子”。“元”的数量很多,1000个“元”大约值现在145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