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怎么样?

惠思铭惠思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套钞是人民币发行史上,第一次完全采用印刷技术的“无现金”发行。也就是没有使用金属铸造货币。这主要是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因为当时苏联退出流通市场(苏联使用了40%以上的世界黄金储备),我国与苏联交恶,因此开始大量印制第二套人民币;同时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国开始大量印发钞票,导致美元泛滥,而当时的日本、德国等工业强国又遭受了经济的重创,无力与中国争锋,这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打击敌人的经济实力,同时为了遏制国内的通货膨胀,1953年我们开始了全国性的物资供应和兑换管制。

在这期间,为了保证工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国家财政赤字巨大,为了填补这一漏洞,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大量印制钞票。从1953年至1957年,仅人民币发行量就增长了约8倍。 除了满足国内的需求外,中国还向海外提供了大量的信贷业务,这些贷款大多都是以汇票或者存单的形式发放,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推动了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量。到了64年的时候,我国已经发行了24个面额的人民币纸币,达到了创纪录的八千多种。虽然第三套纸币发行数量极大,但是由于其面值小,所以流通领域中的纸币数量仍然非常惊人。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当时的一分钱硬币至少可以买到2公斤大米,一毛钱则可以买到3公斤面粉,而二毛钱则能买1.3公斤猪肉。

正是因为如此,第三套人民币对流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得不大量囤积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纸币,这也为以后的流通带来了巨大的不便。为了缓解这种局面,1964年到1967年间,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回收了第四套人民币(1964年和1967年发行),只留下了1角和5角两个券别。直到1967年的下半年,才发行了新版的10元、20元和50元纸币。从而缓解了当时面临的困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