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套人民币10元什么颜色?
在纸币的印刷制造中,为了防假币、伪造等,往往采用多种防伪技术综合应用的方式,例如,在钞票的印制过程中加入安全线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所谓的安全线,就是在印钞过程中利用特殊的工艺技术,在纸张内部添加一条肉眼难以发现的窄条纹(安全线),以起到防止假钞、伪造钞的作用。 那么,这个安全线是怎么添加进去的呢? 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印刷制版的过程中,把安全线作为图案的一部分刻入光敏板(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胶印版”)之中,在印刷时通过压力使安全线图案与钞票主图案一起印到纸面上;另一种是直接在线缆印刷机里添加进安全线材料,通过热压的方法使安全线材料熔融附着在纸面上并压痕成形。 前者通常适用于水印纸的印制,后者则广泛用于普通纸的印制。由于后者的生产工艺相对更复杂一些,所以在这里就只给大家介绍一下前者的印刷过程——即如何把安全线作为图案的一部分印到纸面上的。 这里就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为例来给大家演示这一工序——虽然它已经退市了,但是原理还是一样的哦!
第一步,制作印版。 在印钞厂里把设计图稿制作成可以印刷的印版可以说是印制的前道工序,其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面成品的质量。在这一步要特别特别注意。 以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元钞票的防伪特征为例进行制版。因为该钞票的正面左上角和背面左下方都印有面额数字“10”和行名“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PBC”,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制作完成的印版是这两个内容的印版。 具体的制作方法:用刻字机按着这两个内容的字体轮廓进行切割,然后再移除不需要的内容。 这样,一个基本的印版就做好了。
第二步,制作色标。 前面制作的只是文字和图形的外围边框,还没有填充颜色,这一步就要给这些边框填充上相应的颜色。这步操作的具体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货币防伪特征公告,按照规定的配色方案给印版的边框区域填上色标。
第三步,试印。 根据人民币制作的流程,在真正大面积生产之前,会先进行小规模的试印,通过试印找出可能存在的缺陷或问题并及时优化解决方案。这一点和平时我们打印文件预显结果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