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碗有收藏价值吗?

束航束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春碗”这个词好像有点语病,是“春节纪念碗”还是“春季纪念碗”呢? 如果是前者的话(特指农历新年),那么从明朝开始就有祭祀用的碗了,《遵生八笺》中记述的“汤盏”,应该就是这种碗,用来盛放香料煎制的药液,用于给祖先和神灵祭祖或者沐浴的。不过这些碗不是用来吃的...... 清朝的时候,皇帝在正月初二那天要用“银碟、银碗”供奉皇考(皇帝的爷爷);而初三的早膳上,则要换用金黄色的碟子和碗。这些都是记载于清宫档中的真实存在过的东西。

至于后者(春天举行的典礼或赛事中使用的碗),那就多了去了。比如春季的宫廷宴会用碗,以乾隆朝为例,有《弘历御题春雨轩诗》卷之五的“春盘”,有《石渠书目》著录的“新笋锅”等等。还有记载春季宴会所用的“玻璃盘”“描金碗”等。 以上所列举的实物和文献均证明,古代的确是有“春碗”这个物件存在的。至于它到底是啥样子,由于大部分资料都限于皇家,所以我们只能从皇家的记载和流传下来的器物来推论。我个人认为它们的造型会跟“元宵灯会”有关——元宵节前,宫内要大忙一阵,做各种装饰,挂各色灯饰,准备元宵夜会的各种食品。最后它们会被放到桌上,供帝后、公主们观赏和把玩。那些碗可能样子并不怎么好看,但相当精致。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猜想而已。 现在再来说说题主所说的那个“玉堂富贵”碗。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意思,可是仔细一想,跟“春碗”有啥关系?“玉堂”?“富贵”?这是形容春天的字词么? 而且,据我所知“玉堂富贵”这个词似乎还跟牡丹有关,跟春天似乎没啥联系啊! 因此我怀疑这个“玉堂富贵碗”的名字是否贴切。毕竟从清朝至今将近300年的时间里,我没看到任何记载这种碗的文献或者实物。而且这个名字也太通俗了,不像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称谓。

个人认为是现代营销炒作的名字。 另外说到“赏春会”,这个倒是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可以查找相关资料。那就是《清稗类钞》中关于“圆明园赐宴”的那条目。里面比较具体地介绍了这顿饭是怎么安排和进行的:先是在圆明园正觉寺摆酒桌20余席,由帝王将相依次入座,然后由太监端出三鲜火锅,里边涮着羊肉片、猪羊脆骨肉、蘑菇等食材…… 这顿饭的菜肴品种还是挺多的,除了火锅外,还有鸡肉粥、杏仁茶、烤鹿肉、熏猪头等。吃食也很丰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