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收音机有收藏价值?
题主喜欢收藏旧收音机,说明和无线电、收音机或者广播历史有一定交集或缘分。我也有一定数量的收音机藏品(主要是80年代前生产的),因此对题主的问题有些感同身受。 说到“有价值”和“有意义”,就涉及到对价值的判断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拿现在的眼光去看过去的东西”,所以往往会认为“过去的不如现在的”。如果仅仅如此,那么答案就很明确了——当然是现在生产的收音机更值钱。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价值”除了本身属性之外,还有相当部分人带有“情感”因素的加成。
以收音机为例,虽然如今的收音机制造业仍在不断创新发展,但传统收音机的特点在于具有“时代烙印”,能够把使用者与特定的时代环境联系起来。 比如下面这台产于1973年的英汉收音机,对于当时只有20岁出头的人来说,在改革开放之初能拥有一台这样的收音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当时国内刚普及晶体管收音机不久,大多数家庭还没有更换传统的真空管收音机;更何况这是一台外国品牌(英国)的收音机。能拥有这样一台收音机,足以让一个年轻人引以为豪并随身携带(毕竟当时最流行的便携式收音机体积都比较大,重量也不轻)。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样的收音机当然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而现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再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台收音机,可能大部分人的反应是——“这玩意儿还能用吗?” 当然了,如果真有一个时光隧道能让时光倒流,让这位读者可以回到上世纪70年代重新选择一台收音机的话,他大概率还是会选这台英汉收音机。
同样,再给一位20来岁的年轻读者选择一台收音机,除非价格对于他来说不是问题,并且他本身也对收音机比较熟悉且热衷收集,否则他大概率也会选一台有“时代感”的收音机(比如前面提到的英汉收音机)。 毕竟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来说,判断一件商品的“价值”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带有“时代感”的收音机会更容易让人产生直观印象并形成相对固定的评价标准(就像前面提到的大多数人对电子产品的选购都是“拿现在的眼光看过去的东西”)。于是,一台普通的收音机就会因“时代感”的作用而被“抬价”——哪怕它原本的价格其实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