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什么翡翠?

艾雯艾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千年翠”这个词儿好像是在说品质,又好像是在说产地,其实是在说一个历史时期——“明清时代”的翡翠。 (一)明清时代的翡翠 中国人对翡翠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人们对翡翠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唐代时人们已注意到翡翠,但当时看到的翡翠多为绿色,且质地细腻颜色纯正的绿色宝石。到了明清时代,人们已经能够看到颜色丰富、颜色不纯的翡翠了。 《天工开物》中描述过这种新发现的玉料,“凡翠色有纯青而色深者、有嫩绿而色浅者。其质理相类,惟红翡色紫者,无纯碧之色。”书中将红翡也列入了翡翠之中,并且和翠色并列。可见这个时候的翡翠已经包括了红色、紫色、黄色等色彩了,不过这样的颜色是不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各种艳丽的颜色还很难说,毕竟三百多年间的玉石染色技术肯定会有进步。

明末清初有一位文人张岱,他记载了自己收藏的一块翡翠,现被定名“碧玉镶嵌玛瑙雕花插屏”,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块插屏为新疆料,绿色浓重,局部有白、褐等色的花,应该是经过了浸蜡处理,呈玻璃光泽;另外一块明代翡翠摆件“碧玉镂雕荷叶串珠佩”也反映了当时的翡翠特色,荷叶的形状,淡绿色的底色,白、褐色的纹线。

(二)现代的翡翠 时间来到了近代,中国的玉器工艺在民国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的艺人能工巧匠辈出,他们使用的材质除了软玉之外,还有翡翠。 1929年在北京开业的“玉华台”,店主是著名的玉雕大师杨耀林,他做的翡翠首饰和玉器都很精美,在当时非常有名气。杨耀林的店里销售很多的缅甸翡翠,这些翡翠经过雕琢成为精美的饰品,或作为礼品送予各国政要。

由于二战的影响,欧美各国的珠宝市场陷入疲软状态,东南亚的宝石和玉器成了重要的货源地,其中越南的宝石和玉器最受青睐。1950年到1973年间,中国向越南输出玉石原料约600吨,这一数字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上升至1000多吨。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许多翡翠最初都来自越南北部的黄蜡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工艺美术行业迅速恢复,特别是玉器行业。在市场的刺激下,云南的翡翠开采业迅速发展,大量优质的翡翠原料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期,香港珠宝界推出了一种新的商品——B货翡翠。这种以次充好的产品迅速冲击着国内的市场,为了与假冒品区分,真品重新获得了市场,“A货”也因此得名。

田尚衣田尚衣优质答主

“千年什么”其实是一个很口语化的用语,可以理解为表达“非常厉害/棒极了!”的意思,是一个夸张的感叹句。 举个栗子:我刚刚在超市里买到一件10元的T恤,上面印满了Manga风的人物和角色,而且质量特别棒,穿起来酷死了~这件T恤简直可以称为千年什么呀!(当然实际可能并没有那么好的材质)

再举个栗子:《千钧一发》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耶!里面每一个画面都让人印象深刻到想哭呢~这种电影真是千年难得一遇啊………(虽然只是说了一句废话但是我真的觉得很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